多伦多百年老宅见证城市变迁
屹立百年:多伦多老宅见证城市变迁
矗立于多伦多King-Spadina社区的H.S. Strathy House,这座建于1858年的两层独立住宅,或许您在忙碌的生活中从未曾留意。但它却承载着超过150年历史的沧桑巨变。 尽管周围高楼林立、娱乐场所如云,Strathy House依然倔强地屹立着,见证着城市从住宅和商铺区逐步蜕变成现代繁华中心的演变过程。
这座二层建筑最初采用Second Empire风格设计,并在1876年加上了 mansard 屋顶,1912年则在前面增添了商店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Strathy House周围的景色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邻近高度相仿的建筑,如今却被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环绕。
上世纪20年代,该物业被称为Colley Foster House,近年来则由一家自1923年营业的纽约皮草公司New York Fur经营。尽管Strathy House被列在市级的遗产名录中,但它并没有获得更高的保护级别,这意味着如果有人计划拆除它,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历史见证者的周边环境也经历着不断的变迁。上世纪70年代,这家餐厅“Dial Restaurant”就位在该交汇口东北角,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现为CIBC)则位于东南角。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东南角的场地——也就是Commodore Building——曾经长达一个多世纪由多伦多总医院信托管理。1925年,他们将其出售给了Simon Fremes,Fremes继续租赁该址上的四个房屋。
到1930年,这座建筑的所有十层都被租用,大部分租户都与服装行业相关,包括女装制造商、帽子和披肩制作商以及皮草商。著名的 Robert McCausland 公司也是早期在这里设立了自己的办公室,他们占据了整层的第八层。
如今,随着周围的高楼和繁忙的街道不断发展变化,这座已有150年历史的老宅依然顽强地保持着它的历史面貌。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多伦多城市规划的历史: 多伦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以农业为主的社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带来的繁荣,再到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了解这些历史变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trathy House所处环境的变化。
加拿大遗产保护制度: 加拿大的遗产保护制度分为联邦和省级,多伦多的市级遗产名录只是其中一个层次。不同级别保护的意义和范围差异很大,这与Strathy House未来命运息息相关。
多伦多建筑风格演变: 从Second Empire到现代高楼,多伦多建筑风格历经百年演变。了解这些建筑风格的特征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Strathy House的时代背景和建筑价值。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探讨:
- Strathy House内部的装饰和设计细节,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当时的多伦多生活方式。
- H.S. Strathy本人以及他的家族史,并试图探究他为什么选择建造这座房屋,以及他对社区的贡献。
-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脚步,Strathy House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融入当代社会?
- 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建筑的保护,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多伦多城市面临的重要议题。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屹立百年:多伦多老宅见证城市变迁
…
尽管周围高楼林立、娱乐场所如云,Strathy House依然倔强地屹立着,见证着城市从住宅和商铺区逐步蜕变成现代繁华中心的演变过程。
这座二层建筑最初采用Second Empire风格设计,并在1876年加上了 mansard 屋顶,1912年则在前面增添了商店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Strathy House周围的景色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邻近高度相仿的建筑,如今却被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环绕。
上世纪20年代,该物业被称为Colley Foster House,近年来则由一家自1923年营业的纽约皮草公司New York Fur经营。尽管Strathy House被列在市级的遗产名录中,但它并没有获得更高的保护级别,这意味着如果有人计划拆除它,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历史见证者的周边环境也经历着不断的变迁。上世纪70年代,这家餐厅“Dial Restaurant”就位在该交汇口东北角,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现为CIBC)则位于东南角。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东南角的场地——也就是Commodore Building——曾经长达一个多世纪由多伦多总医院信托管理。1925年,他们将其出售给了Simon Fremes,Fremes继续租赁该址上的四个房屋。
到1930年,这座建筑的所有十层都被租用,大部分租户都与服装行业相关,包括女装制造商、帽子和披肩制作商以及皮草商。著名的 Robert McCausland 公司也是早期在这里设立了自己的办公室,他们占据了整层的第八层。
如今,随着周围的高楼和繁忙的街道不断发展变化,这座已有150年历史的老宅依然顽强地保持着它的历史面貌。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终于找到一个比我奶奶年龄还大的建筑了!”
- “好想看看这个老宅里藏着什么秘密,说不定是吸血鬼的巢穴呢?”
- “150年历史?那可真是‘古董’一枚啊,不过我觉得它的外观有点像我的祖父母家的旧房子。”
- “如果能把这栋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应该会吸引很多游客吧。毕竟,在多伦多的高楼林立中,它显得格外格格不入。”
- “‘顽强地保持着它的历史面貌’?我觉得更像是被遗忘在那里,没人理睬它罢了!”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