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中小餐饮苦不堪言
外卖大战余波:中小型餐饮商家苦不堪言,行业未来何去何从?
外卖大战再度席卷中国餐饮市场,巨额补贴让消费者一度欢欣鼓舞,然而,这场看似利民的竞争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危机。大量中小餐饮商家在价格战中被挤压殆尽,沦为平台与头部品牌“共谋”的牺牲品。
高单价品质商家和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平台企业以巨额补贴吸引消费者,但这些补贴主要流向大型连锁品牌,而中小商家不仅没有享受多少红利,反而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价格战中,许多中小餐饮店被迫走上“赔本”的道路,最终选择关门歇业。
广州一位餐饮设备回收商透露,近期短短两周内就收到了数百家餐饮店电话,要求他来处理设备,他们无力支撑经营。这些倒闭的餐饮企业大多是火锅店、正餐店等不太做外卖的传统商家,或者是在外卖大战被迫上线后,无法承受价格内卷压力的小型店铺。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消费降级现象明显。近十年来,中国餐饮企业倒闭数量创下新高,达到近300万家。而与此同时,一些头部餐饮品牌却逆势扩张,如百胜中国2024年净新增门店1751家,总门店数突破1.6万家。
外卖大战加剧了中小商家生存的困境。巨额补贴扭曲了价格机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价的外卖产品,这挤占了传统堂食生意,破坏了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此外,平台对商家设置的限制条件也日益严格,加大了他们的经营压力。
监管部门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及时出手调控。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平台企业,要求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也首次修订,将“平台为抢占市场强制经营者低价倾销商品或服务”的行为纳入“低价倾销”范畴。
尽管监管力度有所加强,但外卖大战并未真正结束。部分平台仍在不断官宣代言人、投放广告,筹备新一轮营销活动,预示着未来竞争将持续激烈。
中国餐饮行业自发形成的繁荣秩序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中小商家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平衡堂食与外卖发展,保障平台企业、消费者、商家和骑手的利益,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1. 中小餐饮商家面临的具体困境:
- 巨额补贴加剧价格战: 平台企业巨额补贴引发的价格战导致消费者选择低价外卖产品,挤占传统堂食生意。
- 平台限制条件日益严格: 平台对商家的经营管理、配送规则等方面的限制条件越来越严格,增加了商家经营压力。
- 数据分析和市场趋势: 庞大的餐饮数据,例如人均消费下降、倒闭数量增加以及头部品牌逆势扩张,更直观地展现中小商家的困境。
2. 监管部门的干预措施:
- 平台企业约谈: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等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竞争。
- 价格法修正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首次修订,将“平台为抢占市场强制经营者低价倾销商品或服务”的行为纳入“低价倾销”范畴。
3. 外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竞争仍然激烈: 部分平台仍在不断官宣代言人、投放广告,预示着未来竞争将持续激烈。
- 行业规范化发展: 随着监管力度加强,外卖行业或许会走向更加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 堂食与外卖平衡: 如何平衡堂食和外卖的发展,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餐饮行业的未来取决于如何平衡各个利益方的需求,促进健康、可持续的行业发展。 这将需要平台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监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中小商家积极转型升级,消费者理性选择服务,以及骑手获得合理权益等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