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风险升高,防范尤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基孔肯雅热风险升高,倡导全社会共同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健康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呼吁全球共同努力预防基孔肯雅热疫情的暴发。该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患者会出现发烧、关节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大多数人在一周后能够康复,但部分人群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烧、关节痛、肌肉疼痛、头痛、皮疹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在患病一周后可以康复,但关节痛有时会持续更长时间。
哪些人群面临最大风险?
虽然基孔肯雅热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但老年人、婴幼儿、孕妇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或恢复得比其他人更慢。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药物,治疗主要在于缓解症状,例如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发烧和关节痛,多喝水多休息。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最佳的预防方法是蚊虫控制和个人防护:穿长衣长裤,减少蚊子叮咬皮肤的机会;在暴露的皮肤或衣物上涂抹驱蚊剂;睡觉时使用蚊帐;使用纱窗和门来防止蚊子进入家中。同时,为减少蚊子繁殖,应该盖紧、清空并清洁盛水的容器,定期妥善处理垃圾,避免积水。
疫情防控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基孔肯雅热症状与登革热或寨卡病毒病等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仅根据症状很难诊断,需要实验室检测来确诊。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数热带国家存在,世界卫生组织正支持成员国研发实验室诊断方法、培训人员、加强医疗保健系统,并扩大监测范围以追踪和控制疫情。
世卫组织专家提醒人们警惕基孔肯雅热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传播。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基孔肯雅热与其他疾病的差异: 虽然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都由蚊虫传播并具有相似的症状,但它们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区分这三种疾病对于及时治疗和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 基孔肯雅热: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表现为发烧、关节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 登革热: 主要是由黄斑蚊传播,症状更为严重,可出现高烧、头痛、皮疹、出血等现象。
- 寨卡病毒病: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传播,主要影响孕妇和新生儿,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先天性疾病等问题。
基孔肯雅热疫情现状: 目前,基孔肯雅热在非洲、亚洲、美洲一些地区都有报道。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流流动,该病毒传播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世界卫生组织的应对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 监测和 surveillance: 加强基孔肯雅热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 诊断和治疗: 支持成员国建立实验室诊断能力,并提供有关治疗方案的信息。
- 防控措施: 推广蚊虫控制措施,提高公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个人防护建议: 除了文中提到的预防措施外,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旅行前做好准备: 如果前往有基孔肯雅热风险的地区,请咨询当地卫生部门有关疫情情况和必要的预防措施。
- 保持环境清洁: 及时清理积水、蚊虫孳生场所。
- 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烧、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旅行史。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