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塘鲺入侵大连西山水库 专家警示

大连西山水库惊现“超大怪鱼” 专家警告:埃及塘鲺入侵威胁生态平衡

近日,市民王先生在欣赏风景如画的西山水库时,意外发现一群体型较大、通体黝黑的无鳞怪鱼。经过专家鉴定,这些鱼系原产非洲的埃及塘鲺,被推测为人为放生所致。这种外来物种适应力极强,会掠夺本土物种资源,破坏水域生态平衡。

王先生回忆,当时那些鱼成群结队游动,数量至少有六七条,最大的一条体长近一米,在阳光下泛着黝黑的光泽。这些鱼全身漆黑,流线型身体游得特别快,最奇怪的是身上竟然没有鳞片。他通过手机搜索比对后发现,这条鱼的外形特征与外来物种“埃及塘鲺”高度吻合。

大连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宏龙在仔细分析王先生提供的影像资料后确认,该鱼种为革胡子鲶,俗称埃及塘鲺。这种鱼类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以超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著称。近年来,因养殖外逃、放生等原因,已出现在华南地区,甚至部分华东地区的自然淡水水系,并被证实能够在华南地区越冬、繁殖,并建立了野外种群。

李宏龙分析,埃及塘鲺适应性强,食性杂,不仅会与同生态位的本土物种竞争,还会大量捕食各类水生生物,消耗自然生物资源。它们离水不易死亡,甚至在原产地能像攀鲈一样,从干枯的水塘迁徙到临近水体。他推测王先生在西山水库发现的埃及塘鲺应该是有人放生的,而通常情况下,埃及塘鲺最适水温为25℃至30℃,尽管其适应性强,甚至可以在7℃至38℃的温度范围内生存,但在大连地区难以自然越冬。

近年来国内类似事件屡有发生。江苏常州的一名女子擅自将2.5万斤埃及塘鲺放生到长荡湖,造成大量鲶鱼死亡,并严重危害了长荡湖水生态系统安全。最终她被判处承担因其非法投放外来物种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服务功能损失以及惩罚性赔偿共计5.8万元。

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提醒广大市民,胡乱放生不仅存在导致放生物死亡的风险,更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甚至带来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外来入侵物种指的是在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人为引进、释放或逃逸而进入新环境,并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生物种群。埃及塘鲺就是一种典型的例子。
  •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处于稳定的状态。任何一个物种数量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回到本文内容,埃及塘鲺对西山水库的威胁不仅体现在其掠夺本土物种资源上,还可能带来其他一系列问题:

  • 疾病传播: 外来物种往往携带新的病原体,可能会传染给本地物种,导致疾病爆发,甚至影响人类健康。
  • 基因污染: 埃及塘鲺与本土鱼类杂交,可能会导致基因混淆,降低本土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威胁其长期生存。
  • 改变水生环境: 埃及塘鲺的活动会对水质、水底沉积物等水生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增加营养盐含量,促进藻类过度生长,从而破坏水生态平衡。

为了保护西山水库生态系统,以及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 加强公众教育: 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认识到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的严重性,倡导理性养鱼,杜绝随意放生行为。
  • 制定严格管理制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引进、释放外来物种的行为,并加强对养殖场和水域环境的监管。
  • 开展生态修复: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可能清除已经入侵的埃及塘鲺,恢复西山水库原有的生态平衡。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大连西山水库惊现“超大怪鱼” 专家警告:埃及塘鲺入侵威胁生态平衡

近日,市民王先生在欣赏风景如画的西山水库时,意外发现一群体型较大、通体黝黑的无鳞怪鱼。经过专家鉴定,这些鱼系原产非洲的埃及塘鲺,被推测为人为放生所致。这种外来物种适应力极强,会掠夺本土物种资源,破坏水域生态平衡。

王先生回忆,当时那些鱼成群结队游动,数量至少有六七条,最大的一条体长近一米,在阳光下泛着黝黑的光泽。这些鱼全身漆黑,流线型身体游得特别快,最奇怪的是身上竟然没有鳞片。他通过手机搜索比对后发现,这条鱼的外形特征与外来物种“埃及塘鲺”高度吻合。

大连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宏龙在仔细分析王先生提供的影像资料后确认,该鱼种为革胡子鲶,俗称埃及塘鲺。这种鱼类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以超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著称。近年来,因养殖外逃、放生等原因,已出现在华南地区,甚至部分华东地区的自然淡水水系,并被证实能够在华南地区越冬、繁殖,并建立了野外种群。

李宏龙分析,埃及塘鲺适应性强,食性杂,不仅会与同生态位的本土物种竞争,还会大量捕食各类水生生物,消耗自然生物资源。它们离水不易死亡,甚至在原产地能像攀鲈一样,从干枯的水塘迁徙到临近水体。他推测王先生在西山水库发现的埃及塘鲺应该是有人放生的,而通常情况下,埃及塘鲺最适水温为25℃至30℃,尽管其适应性强,甚至可以在7℃至38℃的温度范围内生存,但在大连地区难以自然越冬。

近年来国内类似事件屡有发生。江苏常州的一名女子擅自将2.5万斤埃及塘鲺放生到长荡湖,造成大量鲶鱼死亡,并严重危害了长荡湖水生态系统安全。最终她被判处承担因其非法投放外来物种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服务功能损失以及惩罚性赔偿共计5.8万元。

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提醒广大市民,胡乱放生不仅存在导致放生物死亡的风险,更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甚至带来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下是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放生?我看是把非洲的“黑帮老大”给送过来了吧!"
  • "以后去西山水库钓鱼,应该改叫“埃及塘鲺捞鱼大赛”了吧!"
  • "感觉大连的水域环境马上要变成非洲尼罗河了…"
  • "这位放生的老兄真是太伟大啦,为环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讽刺)"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