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银行存款利率倒挂引发担忧
地方银行存款利率“倒挂”引发公众担忧
近期,部分中小型银行调整存款利率,出现了短期定存利率高于长期定存利率的现象,俗称“利率倒挂”。此举引发公众舆论对地方银行资金状况的担忧。
山西怀仁农商行和广东南澳农商银行等5家银行的新公布的1年期定存利率,与2年期出现持平或“倒挂”情况。例如怀仁农商行发布的最新定存通知显示,1年定存利息为1.75%,而2年期则跌至1.45%。这种现象登上微博热搜,“存2年不如存1年”成为热门话题。
一些财经博主建议将定期存款改为投资A股或其他理财工具,但也有一些博主分析了利率“倒挂”背后的隐忧。博主“曾老师聊金融”指出:“这分明是银行在玩饥饿游戏,明年经济要是继续躺平,我们连1.75%都给不起了。” 另一个财经博主“银行小刘哥”则表示,“你的钱该放在哪儿?存银行可能被埋,买理财可能爆雷,藏床底下又怕贬值,你是继续存银行呢?还是连夜取现金?”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国臣分析指出,利率“倒挂”的情况一般是国债买卖,定存利率“倒挂”属罕见,这可能与中国部分地方银行急需短期资金周转有关。他认为,这些银行的举动与房地产债务问题有关,“利率‛倒挂’有点难看,绝对是中央的意思。”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则指出,采取利率“倒挂”的做法除反映地方银行的资金流不足外,也突显中国经济不景气下存在的多层问题。
时事评论人士方原则表示,网民如此关注部分银行出现利率“倒挂”的问题,是因为在经济不好时,民间对银行的异动特别关注,反映中国民众已对银行体系、甚至整个体系的稳健和诚信都失去信心。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