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拍下“红色精灵”
国际空间站捕捉红色精灵:地球向太空伸出一只巨手?
2025年7月,执行任务的宇航员尼科尔·艾尔斯(Nichole Ayers)在国际空间站内拍下了一张令人惊叹的照片。照片显示,在一团强烈的雷暴云团上方,出现了一个细长的红色结构,直冲高空,其顶部呈现出复杂的分支结构。这个结构高度估计可达50公里左右,在黑暗的太空背景和下方地球轮廓的映衬下,像是地球向太空伸出一只巨大的红色触手。
艾尔斯的照片迅速引发了网络热议。许多人惊叹于这一神秘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地球生气了,以这种方式宣泄心中的怒火。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更可能是大气瞬态发光现象——“红色精灵”。
红色精灵通常发生在雷暴云层之上的中高层大气中(距离地面30至90公里),与下方的雷暴云密切相关。 科学家们认为,当雷暴云顶部积累的正电荷通过“正地闪”瞬间倾泻到地面时,会打破高层大气的电场平衡。这种情况下,空气会被击穿,产生上行的闪电。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撞击大气中的氮气分子,使它们进入高能量激发态,随后释放能量并发出红色光子,从而形成红色精灵现象。
此次拍到的“巨大的红色触手”,很可能是中高层大气中的氮气分子在向上放电过程中被集体“点亮”形成的。当然,这一推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虽然科学家们对红色精灵的形成机制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它仍然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天文现象。目前,我们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有限:
-
红色精灵的持续时间: 目前测得的红色精灵持续时间通常在几毫秒到数百毫秒之间,这使得对其进行观测和研究非常困难。更长时间的红色精灵是否存在仍有待探索。
-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红色精灵: 有些红色精灵像艾尔斯所拍到的照片那样呈现出复杂的分支结构,而另一些则表现为更简单的、圆形的或椭圆形的形态。不同的形态是否反映着不同的形成机制? 这种多样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解释。
-
红色精灵与其他电光现象的关系: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红色精灵与其他电光现象,例如“巨大闪”, “蓝色喷射”等之间的联系。是否存在某种共同的物理机制驱动这些现象的发生?
尽管目前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但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研究红色精灵,不断加深我们对地球大气、雷暴云以及宇宙中电磁场的理解。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