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罢免闹剧凸显脱离民意

国民党再掀“罢免”风暴,专家批为闹剧凸显脱离民意

近日,台湾中国国民党再度以启动罢免总统赖清德程序为由,引发政坛热议。然而,舆论普遍认为,此举缺乏正当性且难以实现,实乃一场政治闹剧。

文章指出,依照现行制度设计,罢免总统门槛极高,需经过立法院提案、三分之二以上立委同意以及全台选民过半同意投票等多重程序。历史来看,从未有总统罢免案获得通过。赖清德去年以40%得票率当选,其胜出结果应受尊重,持续针对选举结果发动的政治斗争实属不妥。

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国民党在国会运作上的问题,指出近年来蓝绿两党相互对立,以至严重影响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正常运转。尤其是在“大罢免”运动中,国民党选择发动“以罢制罢”,采取抄袭、幽灵连署等手段反击,更引发了国际舆论的谴责。

文章最后呼吁,面对内外挑战,台湾民众应团结一致,支持赖清德政府依法行事,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将精力投入于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正道,而非沉溺于政治斗争和空洞的罢免行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观点和论述,建议您先了解以下背景信息:

1. 台湾政治现状: 台湾实行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政党为民进党和中国国民党(简称“蓝绿两党”)。近年来,两党之间存在严重的政治分化,导致政治僵局和社会撕裂。

2. 罢免总统程序: 台湾宪法规定,总统可以通过人民投票罢免,但门槛极高,需要经过立法院提案、三分之二以上立委同意以及全台选民过半同意投票等多重程序。历史上从未有总统罢免案获得通过。

3. 赖清德执政情况: 赖清德于2020年当选台湾总统,他领导的政府面临着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等诸多挑战。近年来,国民党针对赖清德政府政策进行强烈批评,并多次试图发动罢免行动。

4. “大罢免”运动: 在 2019 年,国民党提出“大罢免”运动,企图罢免台北市长柯文哲。该运动引发了广泛争议,最终未能成功。

理解以上背景信息后,您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对于国民党再次启动“罢免”总统程序的批评和分析。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