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将占公有数据中心半数

中国加速“去英伟达化”:国产芯片将占公有数据中心半数

为了减少对美国高阶芯片依赖,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去英伟达化”战略。据悉,北京已要求全国所有公有数据中心必须在一半以上使用国产芯片,这项措施最早源自上海的局部政策,现在已扩展至全国范围。

尽管国产芯片在性能上仍不及英伟达的H100和H800芯片,但在AI模型推理阶段仍可使用。然而,在训练新模型方面,英伟达芯片仍然是多数开发者的首选。

这一举措是在美国持续收紧出口管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凸显了北京加速降低对外国技术依赖的决心。各地的公有计算中心已被要求,至少一半以上的芯片必须来自国产供应商,以扶植国内半导体产业。

上海去年3月率先提出相关规定,要求到2025年,智慧计算中心在运算和储存芯片的采用比例应超过50%。此举属于加强中国金融中心人工智能(AI)运算资源的政策之一,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门的支持。

目前,美国已经禁止向中国出口英伟达H100和H800芯片等高阶半导体。尽管近期英伟达H20芯片重新获准在中国销售,但北京方面仍然质疑其可能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英伟达则对此进行了否认。

目前,虽然国产芯片在性能上仍不及英伟达,但在已训练完成的AI模型推理阶段“尚可使用”。然而,在训练新AI模型时,多数开发者依然依赖英伟达芯片。迄今为止,遭美国制裁的科大讯飞是唯一一家公开宣布使用华为芯片进行AI模型训练的中国科技公司。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中国与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博弈: 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着科技领域的竞争和博弈,这关系到两国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和国家安全。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的科技出口管制力度,试图限制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发展。
  • 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龙头地位: 英伟达是全球领先的AI芯片供应商,其H系列芯片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在过去几年中,英伟达的芯片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许多开发者首选的平台。
  • 中国国产芯片的发展现状: 尽管中国国产芯片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的技术水平仍存在差距。目前,国产芯片主要在低端市场占有优势,高端领域的应用仍然有限。

“去英伟达化”战略的意义和挑战:

  • 国家安全和自主创新: 推进“去英伟达化”战略是为了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提高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 产业扶持和市场竞争: 政府支持国产芯片发展可以促进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升中国在全球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但“去英伟达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技术差距: 国产芯片在性能、可靠性和生态系统方面仍与英伟达存在差距,需要持续投入研发才能缩小差距。
  • 人才缺口: 高端芯片研发和制造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储备还不够充足。
  • 市场接受度: 开发者和用户对国产芯片的信任度和使用率还需要提高。

未来发展趋势:

  • 政府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发展。
  • 国内企业将加快技术研发,提升芯片性能和应用场景。
  • 国际合作将会更加广泛,在关键技术领域寻求相互合作和共赢。

总而言之,“去英伟达化”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一场复杂的博弈。未来中国需要在多方面努力,才能实现国产芯片的全面突破和产业升级。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