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时装周:卧室变剧场

哥本哈根时装周:Nicklas Skovgaard 将卧室幻化成沉浸式剧场

今年8月的哥本哈根时装周掀起了一股全新的浪潮。丹麦设计师Nicklas Skovgaard以“Collection 11”为名,将时装秀的舞台打造成一间巨型卧室,将时尚与睡眠、私密和自我真实深度结合。白色床铺慵懒散落,模特身披浴袍假寐于床榻,观众深陷蓬松的枕头矩阵中,一场关于现代人精神栖居地的沉浸式剧场就此展开。

Skovgaard创作灵感源自一次自我审视:“卧室真正反映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2025年复活节假期,他对私人睡眠空间的重新关注催生了本季核心命题——个体身份如何在最私密的场景中被具象化。斑马纹床单、缎面荷叶边或被阳光晒褪色的棉麻,这些日常选择成为设计语言的密码:绗缝棉质半裙模拟被褥褶皱,泡泡裙轮廓如蓬松卧榻,蕾丝内衣外穿则赤裸展露隐秘的自我。

传统秀场的精密编排在此被“晨间慵懒”取代:

  • 时间反叛: 下午6点的开秀时间暗喻“睡前仪式”,模特揉眼、翻身等动作消解了走秀的表演性;
  • 空间重构: 观众深陷床铺矩阵,模糊观者与展品的物理界限;
  • 模特身份: 从“行走的衣架”变为“卧室主人”,浴袍系带松垮、发型凌乱,还原真实生活褶皱。

Skovgaard延续标志性的、“刚柔对抗”哲学,却在卧室语境中更趋精妙:

  • 外刚内柔: 皮革短裤搭配欧根纱罩衫,如梦境中坚实与虚幻的交织;
  • 科技赋能: 3D打印战靴(前季元素进化)表面蚀刻数字化蕾丝纹样,呼应安徒生剪纸的负形美学;
  • 光影魔术: 虹彩薄膜涂层在灯光下流淌冰火交融的幻彩,隐喻半梦半醒间的感官模糊。

此次秀场以其独特的概念和设计语言,将现代人对私密空间和自我探索的渴望融入时尚之中,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Skovgaard的设计哲学,他偏爱将看似矛盾的元素结合在一起,例如粗犷的皮革与柔和的蕾丝、科技感十足的3D打印与传统的剪裁工艺,这种“刚柔对抗”的风格贯穿他的作品之中。

此外,了解哥本哈根时装周的历史和背景也能更好地理解Skovgaard的作品。这个时装周以其极具创意和 avant-garde 的设计而闻名,设计师们经常挑战传统时尚界限,将社会、文化和政治议题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中。

关于 Nicklas Skovgaard:

  • 他是一名丹麦设计师,毕业于皇家丹麦艺术学院(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 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Nicklas Skovgaard”于2013年。
  •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传统工艺的精益求精而闻名,曾获得过许多国际设计奖项。

关于哥本哈根时装周:

  • 哥本哈根时装周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时装周之一。
  • 它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春季和秋季系列。
  • 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设计师和新锐品牌,展示最新的时尚趋势。

“Collection 11” 的意义:

Skovgaard “Collection 11” 不仅仅是一场时装秀,更是一个关于现代人精神栖居地、自我探索的深度思考。 他通过将卧室作为舞台场景,以“晨间慵懒”为主题,试图打破传统秀场的规范,唤醒观众对私密空间和自我真实的需求。

总结:

Skovgaard 的 “Collection 11” 是一场突破性的时装表演,它结合了时尚、艺术和社会议题,引发了观众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思考。 通过阅读本文,你将更深入地理解 Skovgaard 的设计理念以及他作品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