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藏匿百年真宝:《大宪章》原件重现
哈佛藏匿百年真宝!《大宪章》原件价值数千万美元
近日,哈佛大学法学院宣布其图书馆收藏的一份《大宪章》(Magna Carta)“抄本”经鉴定为1300年极罕见的原始真迹。这份手稿于1946年以仅27.5美元购入,如今潜在价值已达数千万美元级别。
《大宪章》是英美法系历史上首份确立“国王也要守法”原则的文件,对美国建国历程影响深远。自1215年英王约翰与叛乱贵族签订初始版本以来,多个英王在后来的时期重新颁布和分发《大宪章》。现存全球已知的原件仅有25份。
哈佛藏品被确认为1300年爱德华一世颁布的《大宪章》现存7份原件之一。伦敦国王学院历史学教授大卫·卡彭特率先在浏览哈佛图书馆在线档案时发现其与历史原件高度相似,随后联系哈佛大学进行查验,最终确认其真伪。
这份文件重见天日之际,恰逢哈佛大学面临特朗普政府的空前施压。东英吉利大学中世纪历史学教授尼古拉斯·文森特指出:“在这个特殊情况下,面对国家直接攻击的机构,这份文件的出现几乎可以说是天意。”
哈佛法学院透露,该文件于1946年从伦敦法律书商处购入,当时被误标为“1327年制作的副本”。如今,这份价值连城的《大宪章》原件已转移至秘密地点保管。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的冲突:
近年来,哈佛大学曾多次成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施压的目标。例如,特朗普政府曾试图削减联邦对哈佛的研究经费,并批评哈佛大学偏袒自由派观点。这引发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学术自由的威胁。
《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作为英美法系的奠基文件,《大宪章》不仅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还保障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如不受不合理处罚以及享有公平审判权等。这份文件的出现对后来的西方政治和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世界宪法”之父。
《大宪章》原件的稀缺性和价值:
由于《大宪章》历史悠久且珍贵,现存的原件数量极其有限。每一份原件都是无价的歷史文物,其文化和历史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这篇文章引发的思考:
- 这份被误认为“副本”的《大宪章》真迹是如何流落到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呢?
- 在学术自由受到威胁的当下,这份珍贵的《大宪章》原件是否暗示着某种象征意义?
- 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物免受政治压力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