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短促 血栓危险悄然而至
血栓危险悄然而至 突发呼吸短促竟可能是警兆
人体血液凝固是防止失血过多必不可少的机制,但意外形成的血栓却可能引发中风、心脏病等严重健康问题。根据统计数据,美国每年约有90万人出现血栓问题,其中大约6到10万人死于血栓并发症。医生提醒,了解血栓的症状至关重要,及时治疗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健康风险。
血栓通常起源于腿部,本身并不致命,但有时会脱落并进入肺部,卡在肺动脉里阻碍血液流动,形成肺栓塞。这可能导致肺部永久损伤,降低血液中氧气的含量,最终影响其他器官的正常运作,甚至危及生命。
呼吸短促是肺栓塞的典型症状。因为血栓阻塞了肺部的血管,血液无法有效吸收氧气,导致呼吸困难。这种堵塞通常突然发生,身体来不及适应低氧状态,因此会出现突发性、严重的呼吸问题。然而,呼吸短促也可能是由于身材走样、气喘或感冒等原因引起的,难以准确判断是否是血栓造成的。
血管外科医生指出,一般的呼吸短促通常在运动或活动时出现,而血栓导致的呼吸困难则是突然感到无法呼吸,并且呼吸频率加快。同时,血栓引起的呼吸短促还会随着深呼吸加重。虽然突发性的呼吸短促应该引起重视,但医生也提醒要注意其他与血栓相关的症状,包括呼吸加速、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会更加剧烈)、心跳加速、咳嗽和咳血、血压过低、头晕、甚至昏厥。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出现一两个症状,也不要轻视,因为这些都可能预示着潜在的血栓风险。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血栓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遗传、年龄、疾病和生活习惯等。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
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
- 遗传因素: 某些家族性疾病,如血友病或蛋白 C 或 S 결핍症,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 年龄: 年龄增长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更容易形成血栓。65岁以上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 疾病: 糖尿病、心脏病、某些癌症以及高血压等疾病都与血栓风险升高相关。
- 生活习惯: 久坐不动、吸烟、肥胖、饮酒过量和缺乏锻炼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预防血栓形成的小贴士:
- 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 定期运动,戒烟,控制体重,避免久坐不动。
- 健康饮食: 多摄入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 规律监测病情: 如果患有慢性疾病,请按照医嘱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
- 旅行时注意: 长途飞行或车程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出发前咨询医生关于预防措施。
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避免血栓并发症的关键。如果你有任何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