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787客机坠毁 或因起飞构型问题

印度787客机失事原因初步指向起飞构型问题

印度孟买近日发生的印尼航空787客机坠毁事件引起了全球关注。调查人员目前认为,这起空难最可能的原因是飞机起飞时配置错误导致失去升力。

事故发生后,专家们分析了现有证据,指出至少三个重大问题同时发生:一是机组未能正确配置襟翼;二是客机的电子检查单可能出现故障或机组忽视提醒;三是起飞构型警报系统可能失灵或机组无视警报。三种问题同时出现的概率极低,但这正是当前调查的指向。

除了起飞构型问题外,引擎失效也可能是导致飞机失去升力的原因之一。但专家指出,造成本次空难后果需要双发同时失效,而以往类似事故中常见的鸟击、外部爆炸引发的非包容性失效基本可以排除,因为视频中没有引擎着火或冒烟的证据。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飞机失去升力,机组在离地后是否能在30秒内做出反应?专家表示,这取决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理论上,机组可以应对爬升阶段的一些复杂情况,例如单发失效故障。但如果是起飞阶段的双发失效,几乎没有人能够确定任何机组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应对。

调查人员目前发现,在起飞到坠毁的整个过程中,客机的起落架都没有被收起。这可能是机械故障,也可能是机组认为不收起起落架有助于改出,但最可能的情况是:事件发生得太快,他们没有时间收起起落架。

印度、美国、英国的空难调查人员已抵达事故现场,失事客机的飞行数据记录仪也被找到并送往实验室读取。专家预计,几天之内就可以初步确定空难发生的根本原因。但由于空难调查需要穷尽每一个细节问题,因此短期内无法得到所有答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坠毁的787客机是“年轻”飞机,其飞行数据记录仪信息比老飞机更为丰富,这将帮助调查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787客机: 这款飞机由波音公司制造,以其先进的技术和燃油效率著称。目前广泛用于国际航班。
  • 襟翼: 飞行器上的可变翼片,可以改变机翼的形状,增加升力,从而帮助飞机起飞或降落。
  • 电子检查单: 飞机驾驶舱中的一种系统,用来记录和提醒机组人员需要完成的各项检查任务。
  • 起飞构型警报系统: 一种旨在提醒机组人员是否已正确配置飞机起飞状态的安全装置。

深入了解空难调查过程:

印度航空当局已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他们将对事故现场进行仔细检查,收集所有可能的证据,包括:

  • 飞行数据记录仪 (FDR): 记录飞机在坠毁前的飞行参数,例如速度、高度、方向等。
  • 驾驶舱语音记录仪 (CVR): 记录机组人员在事故发生的对话。
  • 目击证言: 收集地面观察者和相关人员的证词。

调查小组将分析这些证据,并与飞机设计制造商进行沟通,最终得出关于空难原因的结论。

后续发展:

随着调查进展,我们将会获得更多信息,例如:

  • 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天气状况。
  • 机组人员的操作记录和对话内容。
  • 飞机的维修保养情况。
  • 可能存在的技术缺陷或设计漏洞。

最终的调查报告将有助于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