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华人拼搏 月入万美金背后辛酸

南加华人“拼搏”送亚马逊生鲜:月入万美金背后是日夜颠倒的辛劳

南加州华人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亚马逊生鲜(Amazon Fresh)快递员。这份工作无需学历、懂英文也不必强求,最高时月收入可达一万美元,吸引了许多华人家庭加入。然而,背後隐藏着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艰辛。

洛杉矶华人李梅夫妇便是其中一对典型的例子。丈夫在疫情前就进入这行,妻子去年夏天加入。李梅透露,收入好的时候每月能赚取8000美元,最高时甚至达到1万美元,“一天最高赚过600美元,其中一半来自顾客的小费。”

她经常会看到一对年近六旬的华人夫妻一起送货。这对夫妇由于妻子不会开车,两人同开一辆车奔波于街頭。他们每天天未亮就前往亚马逊仓库取货,直到晚上天黑依然在仓库的身影。为了节省开支,夫妻俩提前做好饭菜,三餐都在保温盒内带著,每顿都在车上吃。

这份工作就是纯体力劳动,耗时又辛苦。李梅和她的丈夫经常日夜颠倒,凌晨1、2点就盯着手机抢单,抢到单后继续睡觉。每天早上5点起床,提前15分钟赶到亚马逊指定仓库签到,数十件商品一一扫码取货,搬上车后再按照平台规划的路线,把一箱箱生鲜食品送到消费者家中。

李梅最熟悉的一种快递类型是“大单”,两小时内需完成所有快递,涉及十几户人家。每户包裹数量不一,有些家庭一次性订购几十个包裹,包括大箱矿泉水、牛奶饮料、蔬菜水果等生鲜食物。把这么多商品搬上车,再一件件送到顾客家门口,并不是件轻松事。

李梅最怕的是山上的独幢房屋和洛市中心的公寓。前者汽车无法开到家门口,需要步行爬梯才能到达;后者路况复杂,单行道众多,公寓门口很难找到停车位,门牌号也很难找。为了避免罚单,她只能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再走路搬货送到门口。

眼下正值洛杉矶炎炎夏日,快递员每天在大太阳底下搬运货物。李梅调侃说,几个月不到皮肤早已晒黑,脸上全是晒斑。长期深夜抢单,再加上白天送货,身体十分困乏,总想睡觉。每次送完一个“大单”,李梅就要继续在亚马逊平台上抢单,很多时候抢不到单,只能在车内干等。有些订单送到市区、海边,离家很远,晚上回家遇到堵车高峰,李梅开车两小时才能到家,“非常累,那天我一共做了四单,十几个小时,从早上5时干到晚上很晚回到家,孩子放学都没顾上去接。”

尽管辛苦,但李梅表示,这份工作也给予了她很多。“最开心的就是赚钱多,这一行没有门槛,不懂英文也没事,不用与人打交道。我们做其他工作,赚不到这么多钱。”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关于亚马逊生鲜的运作模式:

亚马逊生鲜是一个以线上订购线下配送的商业模式。消费者通过手机APP或网站下单,亚马逊仓库将货物分拣打包,然后由快递员送至顾客手中。亚马逊生鲜提供各种商品,包括新鲜水果、蔬菜、肉类、海鲜以及日常用品等。

关于洛杉矶华人社区:

洛杉矶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华人群体之一,许多华人移民来到这里追求更好的生活机会和教育资源。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同时也在努力维持中华文化的传承。然而,很多华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一些辛苦、低收入的工作,例如亚马逊生鲜快递员。

关于“拼搏”的文化:

在许多华人家庭中,“拼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价值观。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和奋斗,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这种文化导致了很多人愿意接受高强度劳动,即使工作条件艰苦,收入也不一定稳定。

继续写的内容部分:

李梅的经历只是众多亚马逊生鲜快递员中的一例。 许多华人家庭都面临着经济压力,而这份工作虽然辛苦,却也为他们提供了实现“拼搏”价值观的机会。然而,这种“拼搏”也常常伴随着健康和心理方面的压力。长期日夜颠倒,睡眠不足,加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很容易导致身体疲劳、腰酸背痛等问题。一些快递员甚至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虽然李梅表示这份工作“没有门槛”,但她强调,“这行需要耐力和毅力”。 抢单竞争激烈,经常要凌晨睡不着,每天都要面对大量货物和顾客的各种需求。很多时候,快递员还需要独自应对突发状况,例如车辆故障、路线改变等。

除此之外,李梅还提到一些亚马逊生鲜平台规则和制度对快递员的影响。比如,平台对于配送速度要求严格,如果迟到就会扣除分。此外,平台也根据配送数量和顾客满意度来计算快递员的收入。这意味着,快递员需要在保证送货及时性和质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才能获得更多收入。

**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