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夫妇回国多年被取消加拿大身份
长期居住中国被取消身份?加拿大移民新规定引发争议
一场关于加拿大永久居民身处国外的居住年限的争论再次引发关注。一对华人夫妇多年回国探亲后试图重返加拿大,却因未满足“居住要求”而遭拒签,引发了对加拿大移民政策和人道主义豁免制度的质疑。
这对夫妇早在2017年获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但同年因健康原因返回中国。他们原计划在2019年返回加拿大,但疫情延误了行程,丈夫还经历了两次肾结石手术。尽管申请人道主义豁免,称经济困难且中国生活不易融入当地社会,但移民上诉庭最终驳回他们的上诉,永久居民身份被取消。
该案例引发了公众对加拿大移民政策的关注。移民部门强调,加拿大永久居民应努力融入本地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而根据《移民和难民保护法》第28条,永久居民需在五年内至少在加拿大居住730天,否则将面临身份取消的风险。
专家指出,这并非简单地计算居住时长,更重要的是融入当地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案例中这对夫妇长期停留在中国,与当地家庭联系更为紧密,缺乏为加拿大社会做出贡献的行动。
此外,该事件也引发了对人道主义豁免制度的讨论。移民上诉庭认为,他们未尽力融入加拿大,也没有早日返回,且在中国有住房、养老金加上子女补贴,已足够维持生活。因此,他们缺乏给予人道主义豁免的特殊理由。
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的获得和保留并非易事,需要长期遵守相关规定和参与社会活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