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医生与患者闹掰引争议
加拿大华人家庭医生与患者闹掰引争议:
近日,一位安省华人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与近十年来的家庭医生“闹掰”的经历,引发网友热议。
这位博主表示,过去十多年来,她只去看过这位华人家庭医生大约十次左右,直到2019年生产后身体出现问题才开始频繁就诊。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她遭受皮肤病、妇科病和肺炎等多重健康困扰。每次就诊时,家庭医生只给她大约10分钟时间,态度显得有些急促。 博主曾尝试一次性检查两个病症,但被告知需要再次预约。更让她意外的是,体检时医生问她“哪里有问题,要重点检查哪一部分”,让她感到困惑。
去年,博主回国进行全面体检后,得知自己得了肺炎。因加拿大抗生素开具规定与国内不同,家庭医生只建议一个月后拍X光。无奈之下,博主只能使用自备的抗生素。她还尝试开化验单,但知道家庭医生不会给开,于是去了无需预约的诊所办理。
令博主没想到的是,最近想再次就诊妇科病时,却被告知因为她曾两次去其他诊所就诊,已被除名。博主回忆,确实有一次因发烧严重而去过非预约诊所看病,但当时情况紧急且并没有想过转家庭医生。
这件事引发了网友两极化的评论。部分人共情博主,吐槽这位家庭医生的服务态度存在问题,有人甚至表示曾遇到类似的经历。但也有人理解家庭医生的做法,认为加拿大医疗体系资源短缺,患者需求量大,家庭医生往往繁忙且难以预约。
这场争议折射出加拿大医疗体系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待时间长等。 加拿大的医疗资源紧缺和预约制度的存在,导致许多患者在急迫情况下不得不寻求其他诊所的帮助,从而引发与家庭医生的矛盾。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