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航“bug价”商务舱惹争议 华人集体傻眼
加航“bug价”商务舱惹争议 抢到票的华人集体傻眼
近日,加拿大航空公司官网出现价格错误,5月份部分回国航班商务舱票价惊现“bug价”,单程低至$787加元,比同期经济舱更便宜。众多华人网友抓住机会成功购得,甚至已收拾行李准备回国。然而,就在大家兴奋之际,加航突然以系统技术故障为由单方面取消订单,引发了华人群体强烈不满。
不少网友晒出自己购票截图,证明“bug价”的存在并非虚假。其中,一位名为@卡村铲屎官的网友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5月30日和31日加尔加里-温哥华-北京单程商务舱票价分别为$992加元和$1,097加元的截图,并晒出了自己购票成功画面。其他网友也纷纷留言表示抢到更低的机票价格,最高甚至低至$787加元。
然而,就在华人网友们准备踏上回国的旅程时,加航突然出手,以“系统技术故障导致票价显示错误”为由强行取消了所有涉及“bug价”的订单,并自动退款给乘客。一些网友表示,他们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回国事宜,甚至购买了机票相关的保险和住宿,结果却因为加航的单方面行为而损失惨重。
许多受害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抗议,对加航的行为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们认为,加航应该承担起责任,而不是通过取消订单来逃避问题。目前,加航尚未对此事发表官方声明,但其客服部门表示已收到大量投诉,并正在积极处理相关事宜。
此事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许多人呼吁加航尽快解决问题,并且要求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诚信度。同时也提醒大家遇到类似“Bug票”时,建议截图保留所有价格证据;优先通过官网购票(第三方平台维权更难);做好两手准备再安排后续行程。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航空公司与消费者权益的博弈: 这种情况反映了航空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关于价格错误和责任界定的复杂问题。 航空公司通常会保留在发布错误价格时取消订单的权利,但同时也会受到公众舆论压力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影响。
加拿大航空公司加航(Air Canada) 的声誉: 此事对加航的声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华人社群中。 加航需要谨慎处理此事件,并采取措施修复与顾客的关系。
“Bug价”现象的普遍性: 类似“bug价”出现并非孤立事件,在电商平台、旅游网站等领域也经常发生。 这种现象反映了互联网信息传播和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你可以思考的问题:
- 你认为加航的做法是否合理?
- 如果你是加航的管理层,你会如何处理此类事件?
- 你在遇到“Bug价”时,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 政府应该如何介入这类消费者权益纠纷?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加航“bug价”商务舱惹争议 抢到票的华人集体傻眼
近日,加拿大航空公司官网出现价格错误,5月份部分回国航班商务舱票价惊现“bug价”,单程低至$787加元,比同期经济舱更便宜。众多华人网友抓住机会成功购得,甚至已收拾行李准备回国。然而,就在大家兴奋之际,加航突然以系统技术故障为由单方面取消订单,引发了华人群体强烈不满。
不少网友晒出自己购票截图,证明“bug价”的存在并非虚假。其中,一位名为@卡村铲屎官的网友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5月30日和31日加尔加里-温哥华-北京单程商务舱票价分别为$992加元和$1,097加元的截图,并晒出了自己购票成功画面。其他网友也纷纷留言表示抢到更低的机票价格,最高甚至低至$787加元。
然而,就在华人网友们准备踏上回国的旅程时,加航突然出手,以“系统技术故障导致票价显示错误”为由强行取消了所有涉及“bug价”的订单,并自动退款给乘客。一些网友表示,他们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回国事宜,甚至购买了机票相关的保险和住宿,结果却因为加航的单方面行为而损失惨重。
许多受害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抗议,对加航的行为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们认为,加航应该承担起责任,而不是通过取消订单来逃避问题。目前,加航尚未对此事发表官方声明,但其客服部门表示已收到大量投诉,并正在积极处理相关事宜。
此事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许多人呼吁加航尽快解决问题,并且要求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诚信度。同时也提醒大家遇到类似“Bug票”时,建议截图保留所有价格证据;优先通过官网购票(第三方平台维权更难);做好两手准备再安排后续行程。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北漂小李: 加航这是把客户当傻子啊?技术故障就取消订单?我预订机票还买了保险呢!现在保险公司都不认赔了,真是气死我了!
- @YYZ吃货: 加航“系统技术故障”这个词已经可以用在所有价格错误的事件上了吧?每次都是这理由,谁信啊?! 估计他们后台有专门的人专门盯着看哪些价格低得离谱的机票,然后干预取消呢。
- @熊猫大侠: 加航客服说“正在积极处理”?这是个笑话!我投诉一个月了,结果就是一直转接、无人接听,我怀疑他们把客服部门都换成了AI机器人,专门来应付我们这些“bug价”受害者的。
**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