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新规:EE申请需“跑得快,跑得合格”

加拿大移民新规出炉 EE申请者需“跑得快,跑得合格”

加拿大移民政策迎来重大变革!从2025年8月21日起,Express Entry(快速通道)申请永久居民的流程将迎来重要调整。移民部宣布,今后获得邀请信(ITA)后,申请人必须先完成移民体检,才能递交正式PR申请。

以往的流程是:首先加入EE池子,等待收到ITA,再提交完整的PR申请,最后按照移民部的通知进行体检。新规一出,这个顺序被完全颠倒了——拿到ITA后,第一步就是去做体检,并需将体检报告附在申请材料上一起提交。

时间压力加剧

这项变动不仅改变了流程的顺序,更紧迫了申请者的行动时间。因为ITA一旦发放,只有60天的递交期限,加上现在必须先完成体检这一硬性要求,时间变得更为紧张。申请人需要尽快联系移民部认可的体检机构预约,甚至当天就前往办理,否则可能来不及提交申请。

要知道,体检预约有时要等好几天甚至几周。而且,移民体检并非简单程序,所有申请人(本人、配偶、孩子)都需要合格。患有“增加加拿大公共医疗负担”的慢性病或传染病,例如肺结核,都可能导致申请被拒。

审批环境严峻 加拿大移民门槛升高

与此同时,加拿大的移民审批环境也日趋严苛。自2023年起,加拿大几乎所有永久居民和临时居民类别的拒签率都在上升。学习许可、访问签证、毕业后工签等类别拒签率大幅攀升,甚至经济类永居申请的拒签率从前年的5%涨到了今年的6.7%。

移民部从明年起将连续三年削减移民接收目标和员工岗位,但申请人数却持续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系统里有超过218万份申请在等着处理,其中84万多份已经超过了移民部的承诺审理时间。在这种压力下,移民官只能用更严格的标准、更快的节奏筛人,导致更多申请被拒。

AI审查加剧 细节容易被忽视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拒签信使用模板化语言,理由含糊不清,让很多原本条件不错的申请者蒙在鼓里。业内律师普遍担心,移民部过度依赖自动化系统和AI给出的“风险提示”,导致很多细节被忽略。

实际案例也证明了这一担忧。一些申请者因模糊的拒签理由而陷入困境,甚至不得不诉诸法律途径。例如克罗地亚人Nikola Maricic多次被访问签证拒签,加拿大公民Frank Shen的配偶担保申请被拒,Victoria Joumaa则面临着移民部无视其律师提出的“人道理由”的情况。

总结

从明年8月21日起,想要通过EE通道移民加拿大,申请者不仅需要条件好,还需要反应快、准备全、材料硬核。面对高拒签率和体检新规的叠加压力,成功申请PR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谨慎。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EE快速通道: 加拿大移民系统中最受欢迎的途径之一,根据申请者的年龄、语言能力、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等因素对申请人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越有机会获得邀请信(ITA)。

体检要求: 所有移民加拿大的人都需要进行医疗体检,证明其健康状况符合加拿大的标准。

拒签原因: 加拿大移民审批过程严格,各种因素都会影响申请结果,包括个人情况、文件完整性、政策变化等。

新规带来的挑战:

  1. 时间压力更大: 体检完成时间限制了申请递交的窗口期,需要更加高效地安排时间。
  2. 体检标准更严格: 患有慢性病或传染病的申请者需要谨慎考虑,可能影响移民申请。
  3. 审批环境严苛: 拒签率上升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需要更加完善的材料和策略。
  4. AI审查风险: 过于依赖自动化系统可能会导致细节被忽略,增加申请失败的可能性。

如何应对新规?

  • 提前规划: 尽早了解新规要求,制定详细的移民计划。
  • 提高体检合格率: 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积极控制慢性病,做好体检准备。
  • 精细化材料准备: 确保所有申请材料完整准确,并尽可能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文件。
  • 寻求专业帮助: 咨询专业的移民律师或顾问,获得更精准的指导和建议。

总结:

加拿大移民政策不断调整,EE新规带来更多挑战,但也为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机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申请者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最终实现移民梦想。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