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电信诈骗频发 手法老练难辨真假

加拿大电信诈骗愈演愈烈 老练手法难辨真假

近日,不少加拿大人反映,他们频繁收到来自不认识号码的来电,声称是官方机构或客服人员,试图诱导其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金融交易。这些电信诈骗案件手法老练,让人难以辨别真伪,甚至有的诈骗者还会根据受害人的语言习惯进行针对性诈骗。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发现只要对方先用英文打来电话,他就回答中文;反之亦然,结果对方往往会立即挂断电话。为了避免被骚扰,他将手机设置为仅对通讯录号码来电铃声,其他来电都静音处理。另外,他还提醒大家,即使对方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也不要轻易相信,任何重要事情都是通过信件通知的,其余电话沟通均可能为诈骗。

另一位网友则分享了自己差点中招的经历,一名冒充 COSTCO 客服人员的骗子与其聊了近一个小时,并声称其泄露了个人信息。所幸这位网友保持警惕,最终没有损失任何财产。

面对越来越猖獗的电信诈骗现象,专家建议大家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来电,尤其是涉及个人信息和金融交易的电话更应谨慎对待。同时,及时向警方报告可疑情况,避免成为诈骗团伙的目标。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从声称您中奖到假冒银行客服的各种套路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你需要了解以下信息:

1.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

  • “中奖”骗局: 对方谎称你中了彩票、抽奖或其他大奖,需要缴纳相关费用才能领取。
  • “客服”骗局: 冒充银行、官方机构或公司客服人员,诱导您提供个人信息或交易密码以进行“验证”。
  • “投资理财”骗局: 声称拥有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吸引你投资并最终导致资金损失。
  • “紧急求助”骗局: 对方伪装成亲人或朋友,谎称遭遇事故或困难需要紧急帮助,诱导你转账。

2. 如何识别电信诈骗电话:

  • 陌生号码: 谨慎接听来自不认识号码的电话,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 急促催促: 诈骗者通常会利用时间压力,催促你快速做出决定。
  • 过于优惠: 如果对方提供的优惠条件过于诱人,需要保持警惕。
  • 语气异常: 诈骗者的语气可能过于热情、夸张或粗鲁。

3.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电信诈骗:

  • 提高警惕: 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轻信陌生来电。
  • 不泄露个人信息: 严禁将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透露给任何人。
  • 核实身份: 如果接到可疑电话,可以主动拨打官方机构或客服热线进行核实。
  • 及时报警: 发现电信诈骗行为,应立即向警方报案。

4. 其他建议:

  • 设置手机来电拦截功能,屏蔽骚扰电话。
  • 使用防盗软件保护手机信息安全。
  • 教育家人朋友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加拿大电信诈骗愈演愈烈 老练手法难辨真假

近日,不少加拿大人反映,他们频繁收到来自不认识号码的来电,声称是官方机构或客服人员,试图诱导其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金融交易。这些电信诈骗案件手法老练,让人难以辨别真伪,甚至有的诈骗者还会根据受害人的语言习惯进行针对性诈骗。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发现只要对方先用英文打来电话,他就回答中文;反之亦然,结果对方往往会立即挂断电话。为了避免被骚扰,他将手机设置为仅对通讯录号码来电铃声,其他来电都静音处理。另外,他还提醒大家,即使对方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也不要轻易相信,任何重要事情都是通过信件通知的,其余电话沟通均可能为诈骗。

另一位网友则分享了自己差点中招的经历,一名冒充 COSTCO 客服人员的骗子与其聊了近一个小时,并声称其泄露了个人信息。所幸这位网友保持警惕,最终没有损失任何财产。

面对越来越猖獗的电信诈骗现象,专家建议大家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来电,尤其是涉及个人信息和金融交易的电话更应谨慎对待。同时,及时向警方报告可疑情况,避免成为诈骗团伙的目标。

以下是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我以为加拿大只有枫叶和鹅毛啊,没想到还有这么精彩的电信诈骗故事!”
  • “那些诈骗者也太懒了吧,竟然用中文跟人说话,还分不清我是哪个国家的?”
  • "我的手机都设置成了只接通通讯录号码了,这样还能避免被骗吗?难道还要装成老年人说话才能不被怀疑?”
  • "COSTCO客服?真以为我不会查一下官网电话吗?简直是小学生剧本!"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