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镇梦碎?现实残酷

加拿大小镇梦碎? “天堂”之下隐藏的残酷现实

近年来,加拿大城市房价飙升、失业率居高不下,加之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治安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让许多华人萌生了一种念头:去加拿大的小镇生活,能过更好的日子。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些“大名鼎鼎”的小镇,比如西北领地的黄刀镇、温哥华岛的托菲诺,这些小镇旅游业发达、人均资源多、房价低、风景如画,如果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找一份不错的工作,生活质量会更高。

然而,不只是一些亲历者在劝说华人移民“不要去加拿大的小镇工作生活”,就连一些新闻报道似乎也在为小镇祛魅——无论你是想养老,还是想安居乐业,也许留在城市会更好。

**加拿大经济最强省安大略的小镇Cochrane,竟然出现了严重缺粮的情况,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况。**Cochrane去年有75%的人口使用了Food,Bank食物银行领取免费的救济粮,导致整个城镇陷入缺粮的恶性循环、资源越来越匮乏。

表面上,小镇居民会比城市居民更加淳朴,不会无缘无故冒领救济粮。然而,现实却是Cochrane当地居民生活品质每况愈下,因为食品价格飙升、就业不稳定。一场火灾,让小镇失业率狂飙!小镇最大的工厂Rockshield胶合板厂还在去年发生了火灾,导致100人失业,这100位工人几乎是Cochrane小镇的半壁江山,这也导致小镇的失业率狂飙。因此,Cochrane的食物银行不光要发放食物,还要提供就业、教育、心理健康支持,甚至提供更多的儿童保育选项。

**小镇的容错率特别低,不能有任何环节出错,而大城市则能灵活应对,根基不会轻易动摇。**一场火灾,可能会直接“摧毁”一座小镇的活力,让半数以上居民生活窘迫。

**很多人会认为:小镇的房价只有大城市的三分之一,就算我找到的工作工资只有大城市的三分之二,但我还是能存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可是,房屋增值空间小,在职场的提升空间也很小。很多求职者甚至连温哥华、多伦多这样的大市场都看不上,转而去美国、英国、日本的大城市工作,更何况加拿大小镇的就业体量?非要在小镇生活的话,可以考虑那些距离大城市不算太远,来回通勤便捷度尚可的小镇,至少能有退路。

**“包容”得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当你长期在小镇生活,却发现你是唯一的华人,难以融入当地社群活动时,能感受到的只有孤独。再比如,当你移居到小镇却仍然是“中国胃”,却发现连个像样的超市都没有,没法做一桌好菜时,优美的风景和淳朴的民风还会是加分项吗?此外,小镇的医疗资源更少、教育资源贫乏,不管是去养老还是去育儿,都会遇到诸多困扰。

相比于中国的大城市,加拿大的大城市从规模来看已经小很多,比如温哥华相比于北京上海,已经算是“小镇”、已经足够安逸和从容。 很多想移居到小镇的华人移民,说到底还是冲动情绪在作祟,会将城市里遇到的问题无限放大,并认为这些问题在小镇能迎刃而解、认为小镇是避风港。尤其是在前往一些小镇旅行时,又有很多人会被小镇表面的“美”所迷惑,认为长期生活在这里也不会审美疲劳,殊不知旅行和生活是两码事。当然,如果你足够富裕的话,大可以在大城市有房产加工作,用“闲钱”在风景优美的小镇买度假屋,时而出租时而自住,这样的人生可谓再无烦恼。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在探讨加拿大小镇生活的优劣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些关键信息:

1. “加拿大小镇”并非单一概念: 加拿大的小镇千差万别,从人口规模、经济结构、地理位置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一个靠近大城市的旅游小镇和一个位于偏远地区以农业为基础的小镇,生活体验和发展机遇截然不同。

2. “天堂”的标准因人而异: 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定义都不同。有些人追求繁华便利,有些人更看重宁静舒适,有些人重视事业发展,有些人则更加看重家庭幸福。 因此,判断哪个生活方式更好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价值观。

3. 加拿大移民政策: 加拿大实行点选移民制度,选择符合国家经济需求的人才入境。如果你想移民加拿大,需要了解相关政策要求,并确保你的技能和背景符合移民标准。

Cochrane 只是一个案例,它并非所有加拿大小镇的写照。但它的故事提醒我们,移居小镇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般简单美好。

以下是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 你在小镇生活的预期是什么? 你是追求宁静、远离城市的喧嚣吗?还是希望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 你的经济状况如何? 即使小镇房价相对较低,但生活成本也可能因地区而异。你需要考虑食品、交通、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 你能适应小镇的生活节奏吗? 小镇生活通常更为缓慢和安静,如果你习惯了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可能会感到格格不入。

最终决定是否移居加拿大的小镇需要你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目标,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