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夫妻将平房改造成跨代四户住宅

加拿大大家庭将平房改造成跨代四户住宅,鼓励更多家庭效仿

为了让成年子女更容易获得住房,一对加拿大卑诗省三角洲市夫妇决定将他们拥有的小型平房改造成为一个跨世代的四户住宅复合体。历经六年艰辛的工程后,他们实现了这个目标,并对他们的决定感到满意。他们希望政府能为类似项目提供更多支持,让这一模式更易于实施。

凯瑟琳·希金斯和丈夫约翰·希金斯分别是一名法律助理和一名建筑师。他们历经近十年游说最终获得了市议会批准,将原本的单户住宅用地重新分区,在两块相邻地皮上建造四户住宅。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独立产权的单元,并可选择出售。

这对夫妇目前住在后方较大的单元中,而他们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则分别住在其他三个单元中,与他们共同生活。这个项目让三个最小的成年孩子有机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其中一个儿子詹姆斯是一名建筑围护结构工程师,参与了整个项目的施工,如今他和妻子及三个年幼的孩子住在一套1,500平方英尺的单元中。

由于父亲的设计,每户之间拥有充足的隐私;而当詹姆斯需要父母帮忙照看孩子时,他们也就在旁边。此外,整体设计也与社区风格协调一致。虽然建设成本高昂,但希金斯夫妇表示这一切都值得,因为他们喜欢各自的工作,而且这个项目让他们感到非常满足。

然而,这种方式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由于重建成本过高,开发商很难将这样的项目打造成“可负担住房”。专家指出,更适合建造可负担住房的方式是将三块地皮合并开发40至50套出租单位。

总体来说,这对夫妇的跨代住宅改造项目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但它也暴露出加拿大住房市场存在的挑战。政府需要制定更多政策支持类似项目的发展,以缓解住房短缺问题并促进更多家庭实现“多世代共享”的目标。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加拿大住房市场现状: 加拿大一直面临着严峻的住房短缺问题,尤其是在热门城市地区。房价高昂、租金上涨,导致许多家庭难以负担住房开销。
  • 多世代共享的理念: 多世代共享是指不同年龄代的人生活在一起,例如父母、子女、祖父母等共同居住在一个家庭单元内。这种模式在一些文化中较为常见,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也逐渐兴起。
  • 可负担住房的定义: 可负担住房指的是符合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住房成本,使其能够为大多数人所负担。

深入探讨:

希金斯夫妇的故事虽然令人感动,但也触及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加拿大政府是否应该鼓励更多家庭采用多世代共享的方式?如何平衡个人需求与社会整体利益?

  •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提供哪些具体政策来支持类似项目的建设?比如减免税费、提供贷款优惠等。
  • 社区规划: 如何将多世代共享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创造更加多元化的居住环境?
  • 可持续发展: 多世代共享是否能够帮助减少住房资源消耗,促进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 社会影响: 多世代共享会对家庭关系、教育、养老等方面产生哪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希金斯夫妇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加拿大住房市场面临的挑战复杂且多面化,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