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十年内需建近五千万套新房
加拿大需要建设近五千万套新房以恢复住房可负担性
加拿大房屋和住房公司(CMHC)发布最新报告称,未来十年内,加拿大将需要建造高达480万套新房屋,才能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可负担性。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每年需要新建约43万至48万套住房单元,涵盖所有权和租赁市场。
这几乎是目前加拿大房屋建成速度的两倍。截至今年5月,加拿大共计启动了90,760套房屋建设项目,CMHC预计在未来十年,在现有条件下每年平均启动24.5万套房屋项目。
然而,CMHC副首席经济学家Aled ab Iorwerth表示,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例如:增加和现代化劳动力队伍、吸引更多私人投资、减少监管、缩短审批流程和降低开发成本。他还强调,还需要在建筑技术方面进行重大创新,提高劳动力生产力。
2023年,CMHC曾估计到2030年需要建造额外350万套住房单位,才能达到2004年的可负担水平。但新的报告表明,这个时间表已不再现实,尤其是在疫情后房屋价格暴涨的情况下。
CMHC将“可负担性”定义为收入分配给住房的比例。 目前目标是恢复到2019年水平,即调整后的房价不超过平均总收入的三成。 但根据现有数据,到2035年,这一比例预计将达到52.7%,比2019年的40.3%高出明显。 如果按照CMHC的预测,在未来十年中实现房屋建设目标,可以将该比例降至41.1%。
在此背景下,加拿大联邦政府承诺在未来十年内将住宅建筑速度翻一番,达到每年50万套房屋的目标。 该计划重点关注预制房屋的规模化生产,并设立“加拿大建造房屋”实体,为预制房屋建设者提供250亿加元的债务融资和10亿加元的股权融资,以缩短施工时间高达50%。
CMHC的报告还显示,在未来十年中实现可负担性目标,可以使房价比原先预期降低约四分之一,平均租金也将减少约5%。 报告还对各个地区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安大略省、新斯科舍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住房供应差距最为严重。
其中蒙特利尔面临着最大的缺口,其房价增长速度也高于其他地区;渥太华的供求失衡现象更为突出,因为新的房屋供应无法跟上需求增长。 尽管多伦多近年来增加了租赁建筑项目数量,但该地区的房屋所有权选择与当地收入水平仍存在差距。
CMHC估计,在未来十年中,多伦多需要增加70%的房屋建设规模才能解决可负担性问题。 对于温哥华来说,每年需要额外建造7,200套住房,比现有计划增长29%。
Calgary连续三年创下新高,但预计仍需在未来每年增加45%的新房供应。 而埃德蒙顿则无需额外建设房屋,因为预计该地区的市场房屋供应量足以维持可负担性水平到2035年。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加拿大住房市场的现状: 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持续上涨,导致房屋价格飙升,许多人难以负担住房费用。
- 可负担性定义的意义: CMHC 将“可负担性”定义为收入分配给住房的比例,目标是恢复到2019年水平,即调整后的房价不超过平均总收入的三成。
- 不同的房屋类型需求: 加拿大的住房建设目标涵盖所有权和租赁市场,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CMHC报告提出的解决方案需要多方面努力:
- 劳动力队伍建设: 需要增加和现代化建筑行业劳动力队伍,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 私人投资吸引: 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来鼓励私营企业参与房屋建设。
- 监管改革: 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开发成本,为建设项目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 建筑技术创新: 推动采用预制房屋、智能建造等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加拿大联邦政府提出的计划:
- 目标设定: 未来十年内将住宅建筑速度翻一番,达到每年50万套房屋的目标。
- 预制房屋发展: 重点关注预制房屋的规模化生产,以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效率。
- 资金支持: 设立“加拿大建造房屋”实体,为预制房屋建设者提供250亿加元的债务融资和10亿加元的股权融资。
CMHC报告对各地区的分析:
- 各省面临不同的住房供应压力,安大略省、新斯科舍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缺口最为严重。
- 蒙特利尔的房价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地区,渥太华的供求失衡现象更为突出。
- 多伦多需要增加70%的房屋建设规模才能解决可负担性问题,温哥华每年需额外建造7,200套住房。
报告还指出,在未来十年中实现可负担性目标,可以使房价比原先预期降低约四分之一,平均租金也将减少约5%。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