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再陷偷漏税风波

刘晓庆再涉偷漏税风波 被控虚开发票规避个人所得税

知名女演员刘晓庆近日再次陷入偷漏税风波。据法院公告显示,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于近期收到王某与刘晓庆等申请执行人关于执行异议之诉一案的起诉状副本及证据副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文件,并定于9月12日开庭审理。

今年4月,王某曾向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实名举报刘晓庆涉嫌偷漏税。据报道,王某指控刘晓庆通过其名下小微企业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以“形象代言费”名义将330万元借款转为个人收入,并开具6%税点的增值税发票规避27%以上的个人所得税。该企业被指无实际经营场地、员工和社保缴纳记录,涉嫌虚开发票逃税。

5月15日,刘晓庆发布声明称自己与举报人王某并不认识,且其举报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纯属恶意举报。然而,王某随后发文称刘晓庆涉偷漏税不止330万,并表示将进行执行异议之诉。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刘晓庆曾因其公司偷税漏税上千万元被羁押422天,其妹夫靖军作为公司法人被判刑。而刘晓庆本人因证据不足未被起诉。此后,她通过变卖资产补缴税款,并重新回归公众视野。但此次举报提及刘晓庆在上海有过多次补税罚款记录,被指属于“多次违法”。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由个体收入征收,而增值税主要针对商品和服务交易的销售额征收。两者的税率截然不同,个人所得税通常高于增值税。
  • 虚开发票: 指的是未实际提供货物或服务的行为,以获取不合法的税务优惠。

此次举报指控刘晓庆通过利用小微企业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以“形象代言费”名义将借款转为个人收入,并开具6%的增值税发票来规避高额的个人所得税。这属于典型的虚开发票行为,如果属实,将构成严重的税务违法行为。

对事件影响:

  • 社会舆论: 作为知名女演员,刘晓庆此次再次卷入偷漏税风波,无疑会招致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公众对其的信任度可能进一步降低,也可能会影响其在演艺圈内的声誉和发展。
  • 法律后果: 如果法院认定刘晓庆存在虚开发票行为,她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 行业影响: 此事件再次引发了对明星税务合规问题的关注,也可能促使相关部门加強监管力度,以打击娱乐圈中的偷漏税行为。

未来发展: 案件的最终结果还需法院审理和判决。根据王某的诉状,刘晓庆可能会面临执行异议之诉,这意味着双方将展开法律斗争。

如果您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