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来临 藏阳气 "躲"为上
冬至来临 专家提醒:藏阳气 "躲"为上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长至节”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和传统节日。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便是冬至这一天。
根据《易经》记载:“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寓意着这天阴气最为重,接近“死亡”的一天,最好什么事也不干。但事实上,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也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佳时机。
古代习俗:放假庆祝新的一年
《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意味着冬至这一天应该休息放松,调整身心状态。同时,《汉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饮食民俗:各地特色美食
北方地区冬至当天宰羊、吃饺子,南方则会吃米团、长线面。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这些食物寓意着来年蒸蒸日上,身体健康。
专家建议:冬至养生重点 “躲”!
- 躲暴饮暴食: 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 躲寒冷: 人体的抵抗力较差,外出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 躲房事: 阳气最虚弱时期,应养精蓄锐,杜绝房事,早睡勿熬夜。
- 躲大汗: 大量排汗会耗费精气,冬季应注意养藏,安静休养。
- 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引起突发疾病。
冬至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好养生保健工作,迎接新的一年!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