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肺妙法:从中气调理到“取嚏”自疗
养肺妙法:从中气调理到“取嚏”自疗
秋季是干燥、寒气的季节,许多人容易出现咳嗽、痰多等肺部不适。如何有效养护肺部健康?近日,中医专家分享了多种简单易行的养肺方法,让人们能够从内调外健,科学呵护肺脏。
中气为根,补气第一要义: 专家指出,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主要来自中气,也就是脾肺之气。因此,补中气是养肺的关键。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等中药制剂都有很好的补气功效,但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中府穴、太渊穴是调补中气的重要穴位,按摩或艾灸皆可发挥作用。此外,山药薏米粥也是传统养肺佳品。
寒邪侵袭,火旺内伤: 专家提醒,防止寒气侵入和消解肝火也是养肺的重要环节。鱼际穴是肺经的火穴,点按可以祛除肝火引起肺热咳嗽。平时多按摩肝经的太冲至行间,使肝火及时疏散,避免损伤肺部。
肾不纳气,需补先天根基: 对于先天肺气不足、畏寒怕冷的人,可艾灸命门穴、肾俞穴、关元穴、太溪穴等穴位,温经通脉,作用持久,是秋天补肺虚之妙法。
“取嚏”自疗,畅通气血: 专家介绍,“取嚏”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肺方法,它通过鼻窍毛孔宣发,可有效调理肺脏功能,适用于过敏症、虚寒症、气郁症等多种疾病。在排便或小便不利时,也可以尝试“取嚏”自疗。
总而言之,养肺需要内外兼修。从补中气调理脾肺,到预防寒邪和肝火损伤,再到通过“取嚏”法疏通气血,这些方法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呵护肺部健康,度过一个舒适的秋季。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