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银行客服再升级 网友险陷诈骗陷阱
假冒银行客服再升级!网友险中诈骗陷阱
近日,一位名为@9PM,Club的小红书用户分享了自己遭遇的诈骗经历,警示广大网友注意防范类似电话诈骗。
小红书用户称,上午收到一通自称是Scotia Bank反欺诈部门的电话,对方声称其信用卡上有2490美元的消费异常,并提供了一些看似真实的银行信息,如员工姓名、工号和邮箱地址。由于对方口音带有印度腔调,且提供的电话号码显示为多伦多分行的号码,她一度放松了警惕,甚至向对方询问开卡细节。
骗子利用这位用户的信任,谎称她的信用卡是通过在中国与Scotia Bank合作的“光大银行”在上海某分支机构开设的,并提供了一系列虚假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邮件地址等。 他们在电话中制造恐慌因素,声称交易涉及武器购买网站,建议她向上海警方报案,并要求其在3个小时内提供警局报案凭证才能关闭账户。
更令人惊悚的是,骗子还成功“转接”给了自称是上海浦东分局警察的电话。对方不仅能准确描述小红书用户的个人信息,还进行反诈骗教育,并要求其下载telegram软件进行视频笔录。最终,这位用户意识到事情不对劲,果断挂了电话并拨打Scotia Bank官方客服核实。
经过客服确认,此次事件确为诈骗行为,她的账户没有异常操作,对方提供的信用卡号也不存在。 专家指出,此类诈骗手法更加隐蔽和专业化,利用用户信任,通过伪造身份、虚假信息等手段迷惑受害者。提醒广大网友:
- 不要轻易相信来电号码,遇到可疑电话请挂断并拨打官方客服核实。
- 警惕过度恐慌的语言,不要被骗子操纵情绪。
- 拒绝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给任何陌生人。
- 下载软件、进行视频笔录等操作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和来源。
保持清醒的头脑,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寻求官方帮助,是保护自己免受诈骗的重要手段。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假冒银行客服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从单纯的电话询问到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更加精准、隐蔽的攻击,不断升级演变。 除了上述案例中提到的伪造身份、虚假信息等手段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诈骗套路:
-
钓鱼网站: 骗子会设置与真实银行官网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网站,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提醒大家:在登录银行账户时,务必确认网址是否合法,避免点击不明链接。
-
短信验证码诈骗: 骗子通过伪造短信,冒充银行发送验证码,获取用户账户信息进行非法操作。建议大家不要回复短信验证码给任何人,即使对方声称来自银行客服。
-
社交媒体诈骗: 骗子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虚假信息或钓鱼链接,诱导用户点击并泄露个人信息。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私信和消息。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以下是一些额外的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防范诈骗:
-
定期检查银行账户: 定期查看自己的银行流水账单,留意是否有不明交易记录,及时联系银行处理。
-
设置强密码和双重验证: 使用复杂且不易被猜到的密码,并开启手机短信验证码或邮箱二次验证,增加账号安全保障。
-
保持软件更新: 及时更新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齐安全漏洞,避免被恶意软件攻击。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