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袭击巴勒斯坦援助物资点致85死

以色列军队袭击巴勒斯坦援助物资分发点,造成85人死亡

当地时间7月20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援助物资分发点及援助车队附近的民众开火,造成至少85人死亡,这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民众在领取救济时死于以军火力“人数最多的一天”。联合国机构证实了领救济民众遭受以军袭击事件。

当天,一支联合国援助车队从以色列驶入加沙地带北部后,饥饿的民众试图从车队获取援助物资,但遭到以军攻击。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统计主管扎希尔·瓦海迪告诉美联社,至少79人在袭击中丧生,另有150多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

此外,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设在拉法市的一处援助点附近也发生以军向巴方民众开火事件,导致6人死亡。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声明称,当25辆运载援助物资的卡车从以色列驶入加沙地带北部时,遭遇大量迫切希望获得救助的民众,“他们只是想为处于饥荒边缘的自己和家人获取食物”。然而,当民众靠近车队时,他们“遭以军坦克、狙击手及其他火力射击”,造成“不计其数的生命损失”。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显示:加沙地带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多天未能进食;大约9万名妇女儿童因营养不良急需救治;当地一公斤面粉的售价已飙升至100美元以上,人道主义援助成为当地大多数民众唯一的食物来源。该机构强调,“必须立即停止”在人道主义援助机构、物资运输车队和分发点附近开火射击,任何针对试图获取援助的饥民的暴力“均完全不可接受”。

以军20日称,以方起初向加沙地带北部聚集的数千名巴勒斯坦人鸣枪警告,随后为解除人群对以军“构成的威胁”而展开行动。以方承认行动造成人员伤亡,称其初步调查所得死伤数据远低于巴方所发布情况。以方还指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制造混乱,但未提供证据。

亲历者埃哈卜·泽伊说,联合国援助车队附近的饥民被坦克团团围住,子弹和炮火“倾泻而下”,人们被困了“约两个小时”。他本想从援助车队获得一袋面粉,但以色列“坦克向我们随意开火,狙击手像在森林里猎杀动物一样向人们开枪”。

自以色列3月18日恢复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来,已造成至少8066人死亡、28939人受伤。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本事件背景复杂,涉及历史矛盾、政治博弈以及人道主义危机等多方面因素。想要全面理解这场冲突,建议您进一步了解以下内容:

1. 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 巴以冲突是持续数十年来中东地区最复杂和持久的外交冲突之一。双方根深蒂固的矛盾、土地争端以及宗教信仰差异都是导致冲突反复升级的重要因素。

2. 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 加沙地带长期受到以色列封锁,经济发展受阻,民众生活水平低落。人道主义援助无法及时进入加沙地带,当地粮食短缺、医疗资源匮乏,百姓苦不堪言。

3. 各方立场和诉求: 以色列方面强调其行动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打击哈马斯等武装组织的袭击活动。巴勒斯坦一方则认为以色列是侵略者,其军事行动是对无辜平民的残酷屠杀。国际社会对冲突持不同态度,一些国家支持以色列的立场,而另一些国家则呼吁和平解决。

4. 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角色: 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一直在努力调解巴以冲突,并为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提供支持。然而,由于各方利益冲突,这些努力往往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只有深入了解上述内容,才能更全面、客观看待本轮巴以冲突,并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