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最短 高温将持续

三伏天来了!今年最短的三伏天,高温将持续

中国三伏天气今天开始,持续到8月18日,共计30天。今年不仅入伏相对较晚,也是近十年最短的三伏天。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美丽介绍,从气象上来说,“热在三伏”的说法成立。

三伏天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包含小暑、大暑、立秋等节气,是全国平均气温最高时期。主要原因在于副热带高压或大陆高压控制中国大部分地区,造成下沉气流,不利于热量扩散,加上太阳直射北半球,热量累积,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今年三伏入伏虽相对较晚,但并不代表就热得晚。6月、7月未入伏前,很多地方已感受到高温的威力。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到2024年这十年中,三伏天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成为近十年最短的一年。

王美丽表示,三伏天时长变化主要与庚日的循环周期和每年夏至、立秋的对应关系有关。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扶助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可趁势驱赶体内存留的寒邪。中国中医药报指出,很多人以为伏天里要一心防暑,其实,伏天最要提防的反而是寒。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

建议夏季吹冷气较适宜温度为26度,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8度;出汗要适量,避免耗伤津液;过度依赖冷饮等寒凉之物会导致寒邪内侵,引发各类健康问题。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

传统中医认为,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一个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机。

  • 益气养阴: 夏日酷暑,人体容易流失津液,此时宜多吃一些清热润燥、滋补脾胃的食物,例如莲子、百合、绿豆汤等。
  • 健脾祛湿: 三伏天潮湿,容易让人感到疲乏、食欲不振,此时可以尝试喝一些生姜红糖水、薏米粥等食物,帮助健脾祛湿。
  • 疏散热毒: 三伏天高温,人体的暑气较旺盛,易导致身体出现烦躁、头痛等症状,这时可以进行清凉按摩或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材,例如金银花、板蓝根等。

注意防暑降温:

  • 保持室内通风: 三伏天要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使用电扇或空调,但避免长时间吹冷气。
  • 勤喝水: 多喝白开水或淡盐水,补充体内水分。
  • 适量运动: 可以选择在早晚凉爽的时间进行一些轻度运动,例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抵抗高温。

三伏天是夏季的炎热时期,我们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同时也要注意中医养生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