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偏肺病毒:不必恐慌,科学防范

人偏肺病毒冬季流行热度高?专家:无需过度恐慌

近日,人偏肺病毒相关话题引发公众关注,一些传闻称其为未知新病毒。国家疾控局专家日前发布信息澄清了关于人偏肺病毒的真相,并向公众普及防治知识。

专家介绍,人偏肺病毒是一种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早在2001年被荷兰科学家发现,但研究表明它已经在人类中存在了60多年,并非新毒株。在我国,人偏肺病毒主要呈冬春季流行特点,流行高峰期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

尽管近期人偏肺病毒检测阳性率有所上升,但专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流行强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副所长黄芳表示,近年来监测显示,人偏肺病毒的流行强度与流行周期相关,存在高流行年和低流行年现象。目前全国人偏肺病毒检测阳性率为6.2%,远低于流感病毒的35.5%,并非当前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的优势病原体。

专家强调,人偏肺病毒感染通常轻微,多为隐性感染,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会通过接触被污染物品间接传播。幼儿、老人更容易出现明显症状,如咳嗽、鼻炎、发热和气喘等。成人感染则大多以咳嗽、鼻炎、气喘为主,且通常能在一周内自愈。

目前尚未发现针对人偏肺病毒的特效药物,疫苗也在研发阶段。专家建议公众无需过度恐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即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例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对于出现明显症状或持续发热者,应及时就医。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