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历新年习俗探秘
云南农历新年习俗探秘:杀猪割年肉、祭祖过小除夕
随着春节脚步临近,云南各处都弥漫着浓厚的年味儿。从腊月二十六开始,传统的民俗活动就陆续展开,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许多色彩和喜庆。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因此“年肉”便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节日食品。如今,即使是城市,也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将新鲜宰杀的猪蒸、炸、煮、炒、炖,加上一些山茅野菜,别有一番风味。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市集”**是购物和清洁的日子。各地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人们购买鞭炮、春联、神马等年节物品,以及各种玩具礼品和女孩子的头花饰物。同时,家家户户也会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是张贴新年装饰的象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孟昶皇帝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题写在桃符上,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大供”**是祭祖仪式的重要日子。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吃团圆年夜饭”**是云南最热闹的一天。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的年饭是除夕的重要内容,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的菜肴琳琅满目,农村里的杀了年猪,“猪八碗”菜肴自不可少,很多人家还要烧起滇式火锅——“炊锅”,煮上白菜、豆腐皮、木耳、蛋卷,热热乎乎地吃。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还得有条完整的鱼——连年有余,讨个口彩。贴春联也是云南最重要的春节民俗,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表达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除夕年夜饭前,先要供天地,祭祖先牌位,祭祖的菜肴必须有青菜白菜芹菜和鱼,表示清账、有余。孩子给长辈行礼要压岁钱。然后放爆竹贴门神春联。
云南春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展现了当地人民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