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警惕:过度运动伤血管
运动也要适量!中老年人警惕“过度运动”危害血管健康
运动对身体健康有诸多益处,但你知道吗?有时候过度的运动反而会损害你的血管健康? 专家提醒,中老年人尤其要留意这一点,避免因为“过度运动”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人体血管并非完全直线,在一些拐弯处可能会形成湍流。当我们进行运动时,血管会随着身体的节律舒张、收缩。但如果运动过度,血管承受的压力过大,可能会诱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长时间的过量运动还会让心血管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增加心脏、血管负担,甚至引发心肌损伤、心肌炎等问题。
那么,为什么各大指南依然推荐大家积极运动呢?关键在于适量!《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研究指出,普通人每周应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每周运动5天,每次半小时。中等强度的运动能提高身体代谢、心脏功能,还能让血压、心率下降,增强血管修复能力,抵消运动带来的短暂伤害,获得长久益处。
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量?可以测量运动后的血压来判断。运动后血压会有所上升,但不会超过140/90mmHg。如果运动后发现血压超过180/110mmHg,即使后面下降到正常区间,也说明运动过度,需要及时减少运动量。
此外,老年人更要慎选运动方式,以下三种运动不适合他们进行:
- 长跑: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明显下降,长跑对耐力、关节的要求很高,容易加重膝关节、踝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化。本身患有三高、冠心病等问题的老年人,长跑过程中还可能导致缺氧,引发心梗、脑血管意外。
- 仰卧起坐: 该动作会给颈椎、腰椎带来很大压力,老年人的颈椎、腰椎本来就存在退行性改变,进行仰卧起坐会加重病变,甚至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压迫等问题。
- 杠腿运动: 对身体瘦弱、肌肉量少以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该运动容易导致腿部静脉损伤,加速血管堵塞。
想要保护血管健康,从细节做起十分重要:
- 高质量饮食: 多吃蔬果、全谷物、豆类、坚果等健康食物,减少精制碳水摄入。
- 戒烟限酒: 烟酒都是明确的致癌物,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 规律作息: 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时间,降低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身体异常,及时干预血管问题。
运动对健康有益,但一定要适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生活。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运动与血管健康的复杂关系并非一蹴而就的。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个人的年龄、健康状况、遗传基因以及运动强度和频率等。 以下是一些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
不同年龄段对运动的要求不同:
-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重要阶段,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但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导致过度劳损,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 成年人处于身体素质巅峰期,适度运动可以保持活力、减轻压力、降低患慢性病风险。然而,过度训练会造成肌肉损伤、关节炎等问题。
- 中老年人由于体力逐渐下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低强度、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加重关节负担、引发心血管疾病。
-
个体差异很大: 每个人对运动的耐受程度不同,一些人可能天生就拥有更强的运动能力,而另一些人则更容易受伤或感到疲劳。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非常重要。
-
运动要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让身体适应。 每次运动后都要进行充分的拉伸,避免肌肉酸痛、拉伤等问题。
总结来说,适度运动对健康有益,但过度运动会带来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计划,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生活。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