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瑞典重启

中美将在瑞典进行第三轮高级别贸易谈判

中国商务部于7月23日周三确认将派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下周在瑞典举行的中美关键贸易会谈。 双方将于下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关税谈判。

中国商务部宣布,主管经济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访问瑞典并将出席此次会谈。 中方希望此次会谈能够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基础进行。

此前,美国财长贝森特周二表示,他将于下周在斯德哥尔摩与中国同行举行会晤,包括商讨推迟关税谈判最后期限问题。美国财长贝森特还称,华盛顿希望讨论中国购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等问题,并讨论如何中国减少出口等议题。

分析指出,预计本次会谈是为了延长中美双方当前的贸易战休战期,把原订8月中旬的最后期限再往后延。如果中美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或延长谈判期,高额对等关税可能会恢复实施,此前美方将对中关税上调至145%,中方对美国则调升至125%。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中美贸易战背景: 自2018年以来,中美两国陷入一场持续的贸易战,双方对彼此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也阻碍了两国的合作发展。
  • 此前谈判成果: 经过多次高级别谈判,中美双方于2020年达成阶段性贸易协议,缓和了贸易紧张局势。但该协议的实施进展缓慢,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本次谈判的重点议题:

  • 延长关税谈判最后期限: 目前双方的谈判期即将到期,能否顺利延长谈判是本次会谈的关键。延期的目的在于为双方争取更多时间协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 中国购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问题: 美方希望中国减少从伊朗和俄罗斯进口石油,以制裁这两个国家。然而,中国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其能源进口决策应由自身决定。
  • 中国出口问题: 美方担忧中国对某些商品的出口过多,影响了美国的产业竞争力。双方将就如何平衡贸易赤字和市场公平进行磋商。

分析与预测:

  • 本次谈判预料会以“寻求共同利益、妥协解决分歧”为目标。

  • 尽管中美关系面临诸多挑战,但双方都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因此,预计最终会达成延长谈判期的协议。

  • 任何具体成果的实现仍需时间和努力。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