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宣布取得重大进展
中美贸易谈判结束 双方宣布取得“重大进展”
持续两天的中美贸易谈判于5月11日(星期日)在日内瓦落下帷幕,双方均表示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声称谈判有“巨大进展”,而一直沉默的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也当地时间周日傍晚宣布中美关税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双方决定建立贸易协商机制,并将于周一发表联合声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美中两国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他没有透露协议的任何细节。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则称,“我们和中国伙伴达成的协议”将有助于削减一万两千亿美元的美国全球商品贸易逆差,并强调分歧或许没有之前认为的那么大。
与美方官员乐观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始终保持低调。 官媒新华社、人民日报未对谈判进行任何报道,而何立峰直到最后也没有对外发表任何言论。对此,有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中国官员需要向上级汇报情况后才能公开表态,以及双方在关税问题上可能仍在激烈“拉锯战”。
美国方面表示,双方就“全面重启”进行了建设性讨论。特朗普甚至称谈判取得“巨大进展”,并暗示可能会从头再来。但具体指的是将税率降至多少,或是其他领域的重新谈判,目前尚不清楚。
中国官方则强调,美方若真心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世界和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拿出谈的诚意,纠正错误做法。这似乎意味着中方的谈判底线是美方取消对华关税,但这在现实中可能性很小。
此次中美贸易谈判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具体协议细节仍需待双方公布。外界普遍认为,中美之间将在关税问题上继续僵持一段时间。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中美贸易战的历史背景: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源于多年累积的经济和政治矛盾。
- 贸易逆差: 美国长期不满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认为中国通过低廉的劳动力和补贴来获取市场份额,损害了美国产业竞争力。
- 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指控中国盗窃和仿制其知识产权,并要求中国加强保护措施。
- 国家补贴: 美国批评中国对部分企业提供巨额补贴,扭曲市场竞争环境。
双方谈判的难点: 中美两国在许多关键议题上存在分歧,难以达成一致。
- 关税问题: 美方已对大量中国商品征收关税,而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如何降低或取消关税是谈判的核心焦点。
- 市场准入: 美国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允许更多美国企业进入其市场。但中国担心失去自主权,并不愿在关键领域做出过多让步。
- 科技竞争: 美中两国在人工智能、5G等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如何平衡双方利益,避免技术冲突是谈判的一大挑战。
可能的谈判结果: 尽管双方宣布取得“重大进展”,但中美贸易战的最终结果仍不明朗。
- 全面协议: 中美双方能够就所有分歧达成共识,签署一项全面贸易协定。但这需要双方展现足够的政治意愿和妥协能力。
- 部分协议: 双方在一些关键领域达成协议,例如降低关税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但在其他问题上继续僵持。
- 持续冲突: 中美两国未能解决分歧,贸易战继续升级,双方经济利益遭受进一步损害。
结语:
中美贸易谈判的成败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以下是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重大进展”?那一定是双方都同意在谈判桌上喝咖啡、吃饼干的协议吧!别忘了,我们还记得上次“重大进展”结果就是双方的贸易战升级了呢!”
- “中国官方强调美方要拿出诚意”哈哈哈哈,这笑死我了!就好像美国已经把全部诚意都塞进了关税里,现在是中国人来“提货”的节奏。
- “双方决定建立贸易协商机制”,真是个伟大发明!以前他们不是在“谈判”吗?需要一个专门的机制来讨论如何互相开战?
** 别忘了:美国财政部长说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没有透露协议的任何细节。 这不就是典型的“我说的都是真话,但是你不懂我的真心话”? **
- “中方始终保持低调”,这可不怪我咯!毕竟他们还在忙着向全世界证明自己才是世界上最讲道理的国家呢!
- 总而言之,这次谈判的结果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双方都在缓慢地前进,但谁也不知道最终会是谁赢得胜利。不过,观众们肯定很开心了,因为这场“精彩”表演持续时间还挺长!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