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目标引质疑 专家称数据虚构

中国GDP增速目标引质疑 部分民众与专家忧经济实际情况

中国官方日前公布2024年的GDP增长目标为5%,但这一数据遭部分经济学家和民众质疑,他们认为该数字难以反映现实经济状况。

国家统计局称,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比去年增长5.0%,中国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但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助理研究员、前瑞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马格努斯对此表示质疑,他认为中国政府的数据为“虚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中国政府惯于设定不切实际的GDP增长目标,却又总能实现;
  • 一个以5%增速成长的经济体并不需要政府推出大量货币、金融、住房和经济刺激措施,但中国自新冠疫情以来每年都采取了此类政策。
  • 人民银行不断降息、降准,以及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持续低迷,也表明经济并非如官方数据所称强劲发展。

财经时事评论员王剑在油管直播中也表示,如果经济增长良好,政府就不会采取如此多的刺激措施。他还讲述了他在中国直辖市的朋友经营会计事务所的情况,去年业绩仅为往年三分之一,且第一次出现收不到钱的情况,这也体现了经济下滑的现状。

此外,从官方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数据可以看出,2024年中国经济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马格努斯指出,GDP平减指数连续三年下降,表明国内需求不足以支撑价格稳定或上涨,债务负担可能加重,且经济增长前景有限。

社交媒体上也有许多网友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他们认为政策刺激效果有限,房价下跌严重,未来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面对这些质疑,马格努斯指出,中国公布的GDP不具波动性和周期性差异,与其他国家在年底加总支出或产出的趋势不同。他认为,中国的资本长期错配问题尤为突出,政府通过信贷刺激经济的做法未能真正促进增长,反而注入了额外的疲弱动力。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