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聘金攀升引担忧 治理难度几何
中国聘金持续攀升引发担忧 政府欲控制却难收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国家结婚付“聘金”的习俗逐渐消失。但在中国,这项传统习俗依然根深蒂固,甚至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英国《经济学人》报道,在中国一些地区,聘金是新郎父母留给新婚夫妇的资产;在其他的地区,则是完全支付给新娘家的一笔补偿金。无论哪种形式,收取聘金的金额都在持续攀升。广东一位正考虑结婚女士在社交媒体上问道:“38万元人民币的聘金贵吗?”她想知道未婚夫家应该给她多少钱。她的建议金额是她年薪的7倍以上。数千人回复了这则信息,其中许多人认为她应该要求更多。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近的一篇论文,2005年至2020年间,农村地区结婚聘金“中位数”实际上翻倍,城镇地区的聘金也在上涨。在广东省,38万元人民币的聘金确实很高,因为上次估计的中位数约为4.2万元,但在邻近的福建省,这个数字看起来会稍微合理一些,那里的聘金中位数为11.5万元。
政府希望增加结婚率,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中国的低生育率,但官员们希望在农村地区控制聘金,因为农村地区的聘金相对于收入过高。有时,获得必要的聘金可能会使男性家庭陷入贫困。自2019年以来,共党经常呼吁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尽管中国法律禁止借婚姻索取钱财或礼物,但进展甚微。村里干部往往避免干预,既出于对当地习俗的尊重,也担心卷入争吵不休的家庭。各地都推出上限,但有时上限过高:例如,甘肃省部分地区为5万至8万元。今年5月份,官方媒体报道称,甘肃省政府已实施计划,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有效控制”高额聘礼,并在2026年“逐步降低”聘礼水平,但该计划中的措施似乎相当薄弱,因为没有惩罚措施。
结婚付聘金的习俗在中国依然根深蒂固,政府想要控制这种趋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关于中国聘金持续攀升问题的报道,你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有一个初步了解:
-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嫁妆”和“聘礼”的习俗,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依然根深蒂固。
- 中国生育率问题: 近年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社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受阻。政府为此制定了许多政策鼓励生育,但效果有限。
- 中国农村地区现状: 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收入也偏低。高额聘金对于部分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回到报道本身: 尽管政府多次呼吁控制聘金,并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 社会习俗根深蒂固: 许多地区将聘金视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村干部不愿干预,以免引发家庭纠纷。
- 上限设置过高: 部分地区的聘金上限过高,使得控制的效果有限。
- 缺乏惩罚措施: 政府的政策措施大多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难以约束那些违规行为的个人或家庭。
未来展望:
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来控制聘金问题,例如: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合理婚姻观的认识。
- 推出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聘金上限和加大惩罚力度。
- 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帮助家庭解决婚姻和婚育方面的困难。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