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冠疫情预计5月下旬峰值

新冠疫情中国卷土重来 预计5月下旬达到高峰

中国近日再度遭遇新冠疫情反弹,疫情持续蔓延趋势令人担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生李侗曾表示,从3月开始持续近三月的这场疫情预计将在5月下旬达到峰值。

李医生指出,自2023年初中国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及全球逐步取消防疫措施以来,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通常会在半年到一年内出现一次流行高峰。本次疫情与上次流行高峰时间略超过半年,因此尽管持续近三个月,但仍属于“一次正常的波动”。

引发此次疫情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许多民众距离上次感染已超过半年甚至一年,抗体自然消退;病毒不断变异,尤其是Omicron毒株XDV亚分支NB.1.8.1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五一”长假期间人员密集流动加速了病毒传播。

目前,中国北方部分省区的COVID-19病毒阳性率已开始下降,中部一些省区的疫情增长趋缓,南方省区仍在上升趋势中,但根据其他地区的经验判断,预计5月下旬将达到高峰。

文章最后提醒大家,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民众应继续做好防护措施,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防疫信息。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乙类乙管”政策: 自2023年1月起,中国将新冠病毒从"甲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这意味着防控措施更加灵活,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制封控。
  • Omicron毒株及其变异: Omicron 是目前流行的主要新冠病毒毒株,其变异不断更新。其中NB.1.8.1亚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意味着现有疫苗和抗体可能对它起效有限。

进一步了解疫情形势: 想要更全面地掌握中国新冠疫情现状,建议关注以下资源: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提供最新防疫政策、疫情数据和专业解读。
  • 各地卫健部门官方网站: 发布当地疫情信息、防控措施和医疗服务指南。
  • 权威新闻媒体: 关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报道,获取客观、可靠的信息。

个人防护仍然至关重要: 即使“乙类乙管”政策实施,个人的防范措施依然不可或缺。建议保持以下习惯:

  •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或使用含酒精消毒剂。

  • 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人多拥挤的地方以及接触高风险人群时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室内。

  • 疫苗接种: 按当地规定及时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接种。

  • 一旦出现症状: 立即隔离并寻求医疗帮助,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