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举措 打破外籍人士支付难题

解决外籍人士支付难题 中国推出新举措 打破"数字鸿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孟倩 近年来,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不断扩容和中外人员往来的增多,外籍人士在华支付难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近年来,很多外籍人士反映在华使用现有支付方式存在困难。例如,上海市政协委员、香港大中华会执行主席江山就曾遇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账户被冻结的困境。他认为,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将刷卡和现金作为主要支付形式,与中国移动支付为主的模式差异较大,导致境外人士入境的支付难题并引发一系列“数字障碍”与“数字鸿沟”。

面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正在积极应对。他指出,“解决方案概括来讲就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并将同有关部门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多位受访者认为,境外人士支付问题涉及商务、金融、文旅、交通、外事、公安等多个领域,是外国人通向中国的“最后一公里”。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努力,让入境者获得最佳的体验才是核心目标。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