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全固态电池蓄势待发

全固态电池:中国企业蓄势待发,能否领航全球?

近年来,全固态电池备受关注,被视为未来动力电池发展方向的利器。然而,相比于日韩企业在硫化物路线上的先发优势,中国企业和美国创业公司大多选择其他路线。比亚迪、万向集团走的是聚合物路线;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业、辉能科技走的是氧化物路线;宁德时代同时走硫化物和氧化物路线;国轩高科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路线,另一方面开发聚合物、氧化物复合电解质的半固态电池积累技术,并逐步过渡到聚合物、氧化物复合物的全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的准固态电池生产线与液态电池生产线的兼容度约90%,意味着无需大幅度设备浪费,只需调整参数就能切换生产。“我们是渐进式发展,目前依托准固态积累技术,2028年推出复合氧化物、聚合物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国轩高科董事长朱星宝表示。

一些专家认为,全固态电池是未来趋势,五年之后如果全固态电池时代到来,中国凭借积累,用全固态电池替换液态电池,再次领航全球电池产业。但也有观点认为,距离真正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企业乱忽悠,让大家很反感,也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朱星宝坦言。

然而,在非汽车领域,全固态电池反而进展神速。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管王明表示,他们在储能领域、两轮电动车领域取得了进展,“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能获得央国企的支持,这么快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并且投入规模应用,在全球其他地方难以想象。”

与此同时,中国的设备企业也开始赚取设备收入。先导智能、利元亨等公司已向国内外知名车企、头部电池公司、电池创业公司交付了固态电池生产设备。

全固态电池的未来尚不明朗,但中国企业的积极探索和技术积累无疑为这场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增添了热度。

全固态电池:中国企业蓄势待发,能否领航全球?

近年来,全固态电池备受关注,被视为未来动力电池发展方向的利器。然而,相比于日韩企业在硫化物路线上的先发优势,中国企业和美国创业公司大多选择其他路线。比亚迪、万向集团走的是聚合物路线;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业、辉能科技走的是氧化物路线;宁德时代同时走硫化物和氧化物路线;国轩高科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路线,另一方面开发聚合物、氧化物复合电解质的半固态电池积累技术,并逐步过渡到聚合物、氧化物复合物的全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的准固态电池生产线与液态电池生产线的兼容度约90%,意味着无需大幅度设备浪费,只需调整参数就能切换生产。“我们是渐进式发展,目前依托准固态积累技术,2028年推出复合氧化物、聚合物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国轩高科董事长朱星宝表示。

一些专家认为,全固态电池是未来趋势,五年之后如果全固态电池时代到来,中国凭借积累,用全固态电池替换液态电池,再次领航全球电池产业。但也有观点认为,距离真正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企业乱忽悠,让大家很反感,也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朱星宝坦言。

然而,在非汽车领域,全固态电池反而进展神速。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管王明表示,他们在储能领域、两轮电动车领域取得了进展,“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能获得央国企的支持,这么快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并且投入规模应用,在全球其他地方难以想象。”

与此同时,中国的设备企业也开始赚取设备收入。先导智能、利元亨等公司已向国内外知名车企、头部电池公司、电池创业公司交付了固态电池生产设备。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全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区别: 全固态电池以固体材料代替传统的液体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优势。
  • 不同类型的全固态电池路线: 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等路线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 中国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竞争格局: 中国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优势,正在快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全固态电池的未来尚不明朗,但中国企业的积极探索和技术积累无疑为这场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增添了热度。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