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重启旅游签证,关系回暖?

印度重启中国公民旅游签证:双边关系回暖?经济考量更大?

7月23日,印度驻华大使馆宣布,自2025年7月24日起,中国公民可申请赴印旅游签证。这是印度自2020年暂停此类签证发放后,时隔五年首次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此类签证。同时,近期对中国公民赴印商务签证的限制措施也有望放宽。

这条消息迅速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关注。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印度德里为目的地的搜索量瞬时增长10倍以上,香港至德里的机票搜索量最高。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注意到这一积极举措”,并指出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方愿同印方保持沟通,提升两国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疫情前,印度曾着力吸引中国游客。目标是短时间内吸引至少1%的中国出境游客,长远看,期望吸引高达10%的中国出境游客。**为此,印度自2015年7月起向中国公民发放电子旅游签证,并于2019年10月进一步放宽政策,推出有效期五年的多次入境电子旅游签证(e-TV)。然而,2020年印度暂停了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发放。此后的五年间,中印民间文化交流渠道严重受限,航班中断,不仅普通游客难以成行,商务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也近乎停滞。

此次签证重启正值两国关系显现积极信号。今年以来,印度公民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的朝圣活动已恢复。中国驻印度大使此前亦表示,双方政府部门及主要航空公司已为恢复直航做了大量准备。随着直航的逐步恢复(印度外交部已于今年6月13日宣布与中方就此达成共识),加之此次旅游签证重启,有望为中印民间交流与双边旅游业发展提供新便利。

然而,印度旅游业要真正迎来中国游客的回归,仅靠签证开放可能并不足够。多国曾因安全问题对赴印旅行发出警告,特别提醒女性游客注意安全或避免单独出行。2023年,印度记录强奸案31516起(平均每日超86起)。此外,一些旅游景点缺乏中文服务,基础设施短板、服务水平滞后及安全隐患,恐将成为影响中国游客决策的主要障碍。事实上,在印度驻华大使馆相关微博评论区,中国网友评论呈现“一边倒”趋势,如“印度,谁敢去啊”“给钱都不去”“请我都不去”等。

有分析指出,印度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是在地缘政治中寻求平衡的同时,探索经济突破口的一种尝试,旨在缓解印度国内经济压力。但双边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仍有赖于长远互信的持续积累。

为了更好地吸引中国游客,印度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一是提高中国游客对印度旅游的信任,尤其是安全感的营造;二是签证便利化;三是航班及中转通道优化;四是提升改善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标识、公共厕所、Wi-Fi覆盖、现金与移动支付兼容性,尤其在热门景区和城市中心,大力提高中文支持度。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中国游客的特点: 中国游客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品质化的旅行体验,他们注重舒适度、安全感和服务质量。此外,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出行选择。
  • 印度旅游业现状: 印度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但其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治安问题也较为突出。

针对中国游客的特点和印度旅游业现状,印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吸引中国游客回归:

1. 安全保障: 印度政府应加强对中国游客的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犯罪力度,营造安全、稳定的旅游环境。同时,发布中文版的旅游安全指南,提醒游客注意防范常见安全隐患。

2. 语言服务: 印度需要扩大中文服务的覆盖范围,在热门景区和城市中心设立中文信息点、提供中文导游服务,并鼓励当地企业学习中文。

3. 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升机场航站楼设施、完善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打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4. 服务水平提升: 印度需要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

5. 旅游产品开发: 印度应开发更多针对中国游客的特色旅游产品,例如文化体验、宗教游、生态游等,丰富旅游选择,吸引不同类型游客。

6. 推广宣传: 印度可通过网络平台、旅行社、媒体等渠道加大对中国市场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中国游客对印度旅游的认知度和兴趣。

总结: 重新开放中国公民旅游签证是印度迈向经济复苏的重要一步。但想要吸引中国游客回归,印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打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双赢局面。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