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析:应对“风寒”与“风热”感冒
春季感冒防治:中医专家解读“风寒”与“风热”
近期疫情笼罩全国,许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在防控新冠肺炎上,但对普通感冒的警惕也不能放松。 随着天气转暖,春夏季节气候多变,易受外感之邪影响,患感冒的风险依然存在。中医专家罗大伦指出,应对感冒应注重阴阳辨证,分清“风寒”和“风热”阶段,才能有效防治。
罗大伦强调,中医看病讲究阴阳五行,对于感冒而言,要分清寒热两种状态。过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实际上是一种误区。他解释,这两种情况并非不同的感冒类型,而是同一个感冒的不同阶段。
“每次感冒都会经历‘风寒’和‘风热’两阶段。”罗大伦说,“初感体表发冷,裹紧衣服、流清鼻涕、打喷嚏都是‘风寒’的表现,这是感冒初期,病邪尚未深入身体。这时抓住时机进行调理,即可有效清除外邪。”
他建议,在“风寒”阶段,可采取一些措施刺激机能,例如喝热水或用生姜大葱熬制汤水(注意不要久煮)。罗大伦引用中医大师吴鞠通的观点:“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
对于“风热”阶段,则需要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
专家提醒,春夏季节气候多变,预防感冒尤为重要。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保暖、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都是有效预防措施。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治疗。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