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解“热痰”,呵护宝宝健康

“热痰”困扰宝宝?中医药帮您化解!

春季天气变化频繁,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咳嗽、咳痰症状。 这其中,“热痰”就是一种常见情况,表现为黄色的粘稠痰液较多。 专家指出,当孩子体内有热时,常常会形成“热痰”。那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药的化解方案。

识辨“热痰”,选对药方!

首先要明确,“热痰”的特点是痰液颜色以黄色为主,质地粘稠。 其次,孩子的其他症状也需要参考,比如怕冷、打喷嚏流鼻涕等,这些都可能预示着外寒内热的问题。 针对“热痰”,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清热化痰的药物:

  • 冰糖雪梨: 既能润肺止咳又能清热解毒,是家常良方。
  • 鲜竹沥口服液/复方鲜竹沥口服液: 中医认为竹沥性味甘寒,归心、肺、胃经,具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 对于痰量较多的孩子,建议使用鲜竹沥;而痰量相对较少的孩子,可以考虑复方鲜竹沥。需要注意的是,鲜竹沥适用于黄痰,若为白色痰,则不宜使用。
  • 小儿宣肺止咳颗粒: 该颗粒具有宣肺解表、清热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咳嗽,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粘稠、咳痰不爽等症状。

应对“外寒里热”,选择复合方剂!

对于孩子出现“外寒里热”症状,也就是既有寒症又有热症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小儿清肺口服液便是不错的选择。 该中成药含有麻黄、紫苏叶、橘红等温热药物,以及白前等宣肺止咳的温性药材;同时,石膏、瓜蒌皮黄芩、板蓝根、浙贝母等凉性药材可清里热。 此外,苏子、浙贝母、葶苈子等化痰药材和青礞石等宣肺药材能够有效化痰、宣畅气机。

辅助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帮助孩子排痰:

  • 加湿器: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排出。
  • 多喝水: 增加体内水分,使痰液更加容易咳出。
  • 拍背按摩: 轻柔地拍打孩子的后背,震松动肺泡里的痰,刺激咳嗽反射,帮助孩子咳痰。

家长需要注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由医师制定。 遇到孩子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切勿自行用药。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