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湿邪”:羌活胜湿汤妙方解困
“蓄水池过载”:如何解决现代人困扰的“湿邪”?
专家揭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让您远离“湿邪”危害
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很多人发现自己容易出现浑身乏力、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症状。这背后隐藏着“蓄水池过载”的问题:体内“注水的龙头”不断增加,而“排水系统”却疏于维护,导致“湿邪”堆积,影响身体健康。
近日,知名中医专家罗大伦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指出现代人生活习惯中存在“蓄水池过载”现象。摄入水分、水果、饮品等食物都相当于“注水龙头”,而脾胃之气、运动、生活习惯等则如同“排水系统”。随着便利生活的提高,“注水龙头”不断扩大,却忽视了“排水系统”的维护,导致“湿邪”影响身体健康。
文章指出,“湿邪”的表现是全身乏力、困倦、腿脚发沉、眼睑浮肿、食欲差、排便粘腻等。 严重的还会出现妇科炎症、小儿反复咳嗽、老人关节疼痛、年轻人风吹后头痛等症状。
那么,如何解决“蓄水池过载”的问题呢?罗大伦专家建议,减少摄入水分的同时,定期维护“排水系统”。文章介绍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健脾化湿的赤小豆薏苡仁茯苓山药和参苓白术散等。
今天重点介绍的是一种名为羌活胜湿汤的中药方剂。该方由七味风药组成,具有祛风胜湿之效,适用于“风湿在表”的治疗。文章详细解释了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配伍特点,例如羌活、独活为君药,擅长祛湿止痛;防风为臣药,善于祛风解表;藁本、川芎、蔓荆子为佐药,擅长散邪止头痛。
罗大伦专家强调,“风能胜湿”是传统中医治病理念中重要的一个理论,羌活胜湿汤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法。
文章最后呼吁大家重视“排水系统”的维护,合理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湿邪”危害。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