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校园实习浮选槽遇难6人
东北大学学生浮选槽遇难事故调查提级,企业停产涉事人员被采取措施
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发生:6名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在参观浮选车间时坠入浮选槽不幸遇难。此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件进行提级调查,并已进驻现场开展相关工作。
据悉,此次事故发生于7月23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 55名师生从7月21日起抵达厂区参加实习活动,期间企业对其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 22日和23日,师生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学习。 当天上午,在参观浮选车间时,一块钢格栅板突然断裂翻转脱落,导致6名学生坠入浮选槽中。
事发后,公司矿山应急小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并最终将所有遇难者送往医院抢救,但不幸的是,均经确认已溺亡。 据了解,遇难学生年龄在20-22岁之间。
此次事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的强烈关注和反思。中国黄金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停产,并将根据现场处置情况积极妥善推动善后工作。同时,涉事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当日监护人员3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东北大学也启动校内问责机制,暂停所有赴矿山现场实习,并成立家属善后专班,与6名遇难学生的家人取得联系,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生产安全事故赔偿办法》协商赔偿事宜。
据了解,此次浮选车间实习是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与中国黄金集团多年来持续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然而,这次悲剧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企业,安全生产永远不能放松 vigilance。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以下信息:
- 浮选工艺: 浮选是一种常用的矿物分离技术,利用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使其在水中表面张力影响下,形成泡沫附着并被收集到水面。
- 安全生产责任: 在中国,企业、政府和个人都负有安全生产的责任。
深入探讨事故成因与反思
这次悲剧不仅是对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更暴露了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漏洞和风险。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事故的根本原因:
1. 技术设备老化: 浮选车间作为矿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其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 若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会导致安全隐患增加,例如钢格栅板断裂就是一例。 2. 安全教育培训缺失: 尽管企业对实习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但培训内容是否全面?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浮选车间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是否进行实际演练?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评估。 3. 监管力度不足: 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机制是否完善? 检查频率如何? 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是否足够 deterrent? 加强监管对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4. 企业文化与责任意识: 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企业应尽的义务,更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将安全生产融入到日常运营理念中。
5. 学校实习监管缺失: 学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监管是否到位? 是否定期进行现场检查? 对于企业实习环境和安全设施是否进行了评估? 如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同保障学生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构建安全的社会
此次事故提醒我们,安全生产是关乎每个人的命根子。 我们需要:
-
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 将安全生产知识融入日常学习和工作,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培训,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罚,确保企业落实安全责任。
-
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学校、企业、社会各界应密切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