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锦老人遭“情感操控”骗局频发

万锦老年人遭遇“情感操控”骗局,多起案件发生

万锦地区近日频发针对老人的骗局,让当地华人社区警觉不已。 多名受害者表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被陌生人以悲伤、求助为由接近,最终惨遭金饰被盗。

一位万锦居民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家中的长辈遭遇的经历:老人在街头行走时,被一名女子拦下,对方声称他长得像她刚过世的亲人,并请求一个“安慰的拥抱”。趁着老人的善良和同情心,这名女子迅速偷走了老人家50多年佩戴的金项链和金戒指。

令人痛心的是,警方表示事发区域没有监控摄像头,无法追查案件。该居民呼吁大家提高警惕,提醒身边的长辈注意防范类似骗局。

分析发现,这些骗子利用情感操控的手段,主要针对善良、警觉性低、语音不通的老人下手。 他们的套路大致如下:

  1. 表现悲伤: 通过声称自己失去亲人或遭遇不幸,引发受害者的同情心。
  2. 主动搭话: 夸奖受害者的外貌或穿着,试图套近乎。
  3. 借机请求帮助: 提出一些虚假的需要,例如帮忙找钱、送礼等。
  4. “拥抱”或“握手”: 在肢体接触过程中迅速偷走金饰。

专家提醒: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谎言和请求,尤其是在涉及金钱和隐私的时候。保持警惕,不要与陌生人进行身体接触。如果遇到可疑情况,立即离开并报警。

希望广大读者能提高警惕,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关于老年人诈骗的现状: 这类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不仅限于万锦地区,许多城市都出现类似的“情感操控”骗局。犯罪分子手段越来越狡猾,受害者往往是年龄较大、生活经验相对少的老人。

如何识别潜在危险: 除了文中提到的套路之外,老年人诈骗还有很多其他常见手法,例如冒充亲友、政府工作人员或慈善机构,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欺骗。

以下是一些额外的防范措施:

  • 定期与家人朋友交流: 了解老人的生活动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学习辨别诈骗信息: 提高老人对常见骗局的识别能力,例如电话号码、邮件地址等可疑信息。
  • 避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向他人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
  • 设置安全防范措施: 在家中安装监控摄像头、门铃等设备,增强安全感。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遭受诈骗,请立即报警并寻求帮助!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